在什么时间进行扦插育苗?
葡萄是什么时间扦插,怎样扦插。
(1)育苗地选择
育苗地应选择地势平坦、土壤疏松、靠近水源、排灌容易的沙质壤土或壤土为宜,并考虑管理方便,留有生产小路和排灌水沟等。
育苗地在冬季上冻前,要深耕50厘米左右,然后将过磷酸钙(每亩50千克)与有机肥(圈肥、厩肥、堆肥,每亩3000千克)混合后撒施于表面,粗耙一遍,来年春天开冻后再细耙一遍。土壤墒情差时,应先浇透水后,再起垄整畦备用。北方地区多采用垄插育苗,这样有利于防寒、保温、保湿。
育苗地要注意轮作换茬,避免连作,前茬最好不用马铃薯或茄科类的蔬菜园地,以避免病虫危害。
(2)选择好插条
将插条从贮藏沟内取出,按所需长度进行剪截,单芽插条长度5~10厘米,双芽或3芽插条10~20厘米,插条粗度0.5厘米以上,节间长短均匀,芽眼饱满,髓部不超过插条直径的1/3,插条皮色黄至红褐色,无病虫。剪截时,将插条上端剪口距芽1厘米处平茬剪,下端剪口紧靠节下0.5厘米处斜剪,甚至可以剪在节上,这是因为节上养分贮藏多,易萌发生根。插条剪好后,每50条或100条扎成一捆,待催根或扦插用。
(3)插前浸条
把剪好备用的扦插条成捆放入清水中浸泡12~24小时,至剪口呈鲜绿色达水分饱和为止。
为提高扦插育苗的成活率,现常采用药物处理的方法促其发根。通常是将成捆的扦插条基部1~2厘米用药物进行浸蘸。但切忌使插条顶芽着药。常用的药剂有:吲哚乙酸40~50毫克/千克,萘乙酸钠100毫克/千克,浸泡12~24小时;吲哚丁酸100毫克/千克浸12小时或200~300毫克/千克快速浸蘸,将插条基部浸入药液后立即取出;亦可用萘乙酸300~450毫克/千克快速浸蘸。试验表明,用0.2%磷酸二氢钾浸泡枝条的1/3,浸泡48小时,也可提高扦插育苗成活率。
(4)扦插时间
露天扦插育苗以早春土温达到8~10℃以上时开始为宜。
(5)扦插方法
可采用垄插或畦插。
①垄插:将育苗地深耕细耙平整后进行打垄。东西向起垄,行距50厘米左右,先挖深、宽各15~20厘米的沟,沟土向北翻,形成高20厘米的土垄。然后,将处理好的插条沿沟壁按10~15厘米的株距插入,插条长时可倾斜插,顶芽向上朝南。随后,从沟南边取土覆盖,用脚踏实,浇透水后再覆土,使细土超过顶芽3~5厘米为宜。如覆盖塑料薄膜或建小拱棚,更利于插条早生根。
垄插土温上升快,发芽早,中耕除草方便,通风透光,苗木生长比畦插好。
②畦插:将深耕细耙平整后的育苗地,南北向整成宽1~1.5米的畦,畦长一般20~30米,畦内按行距25~30厘米挖沟,沟深10厘米左右,将插条插入沟内,株距10~15厘米,顶芽与地面相平,芽眼向上、朝阳,插条用细土覆盖3~5厘米,然后浇一次透水。待水渗下去后及时中耕,有条件时,可在中耕后覆膜,以利保墒和提温,促插条生根。
扦插繁殖
不催根扦插(露地扦插育苗),春季将贮藏的枝条从沟中取出后,先在室内用清水浸泡6-8小时,然后进行剪截。一般把枝条分别剪成有2-3芽的插条。插条一般长20厘米左右,节间长的品种每个插条上只留1-2个芽。
剪插条时上端在芽上部1厘米处平剪,下端在芽的下面斜剪,剪口呈“马耳状”(剪口距芽眼近时易生根)。插条上部的芽眼要充实饱满,扦插后如第一芽眼受损害,第二芽眼即可萌发,这样有利于提高扦插成活率。
育苗地应选在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同时有灌溉条件的地方。头年秋季土壤深翻30-40厘米,结合深翻每666.7平方米施有机肥料3000-5000千克,并进行冬灌。
早春土壤解冻后及时耙地保墒。扦插分平畦扦插、高畦扦与垄插,平畦主要用于较干旱的地区,以利灌溉;高畦与垄插主要用于土壤较为潮湿的地区,以便能及时排水和防止畦面过分潮湿。无论平畦扦插或高畦扦插,在扦插前要做好苗床。
苗床大小应根据地块形状决定,一般畦宽1米,长8-10米,扦插株距12-15厘米,行距30-40厘米,每畦内插3-4行。扦插时,插条斜插于土中,地面露一芽眼,要使芽眼处于插条背上方,这样抽生的新梢端直。
垄插时,垄宽约30厘米,高15厘米,垄距50-60厘米,株距12-15厘米,插条全部斜插于垄上。插后在垄沟内灌水,若有条件采用覆盖地膜后扦插效果更好。
无论采用哪种扦插方法,扦插时必须注意插条上端不能露出地表太长,同时要防止胡插和避免品种混杂。
扦插时间以当地的土温(15-20厘米处)稳定在10℃以上时开始。华北地区一般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但华北北部4月中旬才可进行露地扦插育苗。
葡萄扦插后到产生新根前这一阶段一定要防止土壤干旱,一般10天左右浇1次水。黏重土壤浇水次数要少,如果浇水过多,土壤过湿,地温降低,土壤通气不良也影响插条生根。插条生根后要加强肥水管理。
7月上中旬苗木进入迅速生长阶段,这时应追施速效肥料2-3次。为了使枝条充分成熟,7月下旬至8月应停止或减少灌水施肥,同时加强病虫害防治,进行主梢、副梢摘心,以保证苗木生长健壮,促进加粗生长。
苗木生长期间,要及时中耕锄草,改良土壤通气条件,促进根系生长。
露地扦插是最简单的一种育苗方法,成本低,易推广,但若管理不当,扦插成活率低、出苗率低。另外,露地扦插,苗木生长期较短,苗木质量相对也较差。一般露地扦插每666.7平方米扦插6000-7000根插条,成苗率在60%-70%。
葡萄原产亚洲西部,世界各地均有栽培, 世界各地的葡萄约95%集中分布在北半球,中国主要产区有安徽的萧县,新疆的吐鲁番、和田,山东的烟台,河北的张家口、宣化、昌黎,辽宁的大连、熊岳、沈阳及河南的芦庙乡、民权、仪封等地。
扩展资料:
葡萄(学名:Vitis vinifera L.)为葡萄科葡萄属木质藤本植物,小枝圆柱形,有纵棱纹,无毛或被稀疏柔毛,叶卵圆形,圆锥花序密集或疏散,基部分枝发达,果实球形或椭圆形,花期4-5月,果期8-9月。
葡萄是世界最古老的果树树种之一,葡萄的植物化石发现于第三纪地层中,说明当时已遍布于欧、亚及格陵兰。 葡萄原产亚洲西部,世界各地均有栽培, 世界各地的葡萄约95%集中分布在北半球。
葡萄为著名水果,生食或制葡萄干,并酿酒,酿酒后的酒脚可提酒食酸,根和藤药用能止呕、安胎。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葡萄
1、硬枝扦插:
插条的采集一般结合冬季修剪同时进行,贮藏。开春3月下旬--4月中下旬扦插
2、绿枝扦插:一般在6、7月份进行扦插。
【硬枝扦插技术】
一、苗圃地选择
选择苗圃地,应是交通便利、靠近水源、地势平坦、土层深厚的沙质壤土,而且是背风向阳、供水、排水方便、地下水位不高的地方。要避免在粘重土壤或轻沙土缺有机质的土地上建立苗圃。育苗应有规划,要按准备繁殖的各个品种划分小区,防止品种混杂,有条件的地方要实行轮作,2-3年倒茬1次种植豆类作物以恢复地力,有利于苗木生长。
二、插条准备
结合冬季修剪,按照计划繁殖的品种,剪取充分成熟,芽眼饱满、没受损伤、没有病虫害的枝条。剪下条子按5-6芽进行整理,剪掉副梢、卷须,然后根据不同品种分别按50-100支,结扎成捆,拴上品种标牌。
三、插条贮芷
贮芷通常用沟芷或窖芷,贮芷地点宜选择高燥,背阴,地下水位低的地方。插条应该用5度石硫合剂喷雾,进行消毒。
1、沟芷:选好地点后,挖1-2米宽,1-1.5m深,长度按贮芷量多少而定,然后竖立于沟内,用湿沙填满捆与捆,捆内条与条,可以一层或二层,上盖750px湿沙。每2米用草把留排气孔一个。
2、窖芷:可以利用当地果窖、菜窖。湿度应保持80%,温度0--5℃。
四、插前处理
春季在大田葡萄开始萌芽时,将贮芷的插条取出进行处理。葡萄扦插育苗时用单芽、2芽、3芽以及更长都可以,一般用2-3芽的插条扦插容易管理。扦插前将插条由沟内(窖内)挖出,按2-3芽前截。如果节间过短,可多留1-2芽。插条长度375px左右,在插条上端离顶芽1-37.5px处平剪,在插条下端靠近芽眼处剪成马耳形,按50-100支捆绑成捆,将下部剪口压齐,放在水中浸泡24小时,使插条吸收足够水份,以利于成活。
五、插条催根
插条催根分为加温催根、药剂催根,加温催根又可以分为电热加温,火炕加温。
1、火炕催根:温度控制在25-28℃之间,不要超过30℃。操作过程是把浸泡过的插条依次摆在火炕的炕面上,插条的大部分用湿沙埋好,露在湿沙外面的一个顶芽。插条捆与捆之间用湿沙隔开,插条间的空隙也用湿沙填实,在火炕上定点插上温度计,以便检查火炕温度,火炕结构:炕面下挖3道沟,沟深500px,宽625px,中间一条为主烟道,由烧火口延伸至前端,两侧的沟为副烟道,主副烟道相距750px左右,在火炕前端相同,主副烟道都修成缓坡状,烟一直回龙到烧水口,上面的出烟口(烟囱),烟道上辅层机瓦,再填上一层土拍实为炕面,床面宽37.5px,长度根据数量而定。
火炕管理:重点是温度、湿度。
床温保持25-28℃,不要超过30℃,湿度保持80%,坑面上覆盖农膜,白天要用草帘覆盖,温度最好控制15℃以下,经过15天左右,插条基部形成白色的愈伤组织,有的还长出幼根,这时要停止加温,然后将插条锻炼2-3天,就可以到大田扦插。注意插条催根刚刚形成愈伤组织为度,不要长出幼根,以利成活,经过催根后一般在5月上旬扦插。
2、电热温床催根:电热床应选在冷凉背阴之处,挖床深1000px,宽1.2m,长5-10米左右。床底上铺2-75px厚的锯木屑以防止散热,上面盖一层细土或湿沙,厚约125px。细土或湿砂压平之后,再放上布电热线的木框(木框大小刚好放在床内),木框两侧按125px间距钉上铁钉,将电热线往返缠绕在铁订上。布完电热线后,再铺上湿砂3-125px厚。在这层湿沙上摆放插条,插条捆间都要用湿沙或湿木屑填满,以保持湿度。控制温度一般使用控温仪,电热线两头接在控温仪上,感温头插在床内插条的基部。也可以在床上插上温度计、直接观察温度要求与火炕催根相同(25-28℃)。注意保持插条基部的温度,约经半个月左右,即www.rixia.cc可形成愈伤组织和幼根。
3、药剂催根:生长调节剂对促进生根,有显著的效果。一般常用于葡萄催根的有万分之一的荼乙酸、吲哚乙酸或吲哚丁酸的水溶液。将插条基部100px浸泡上述生长剂的溶液中24小时,然后直接扦插,如果再经过火炕催根或电热线温床催根处理,扦插成活率更高。有的也可将药液浓度增大,浸泡时间缩短,如用万分之四的荼乙酸浸泡基部1分钟,或用万分之八的吲哚丁酸浸泡5秒钟。
经生长调节剂处理的插条,扦插后能提前形成不定根,并可增加发根的数量和粗度,提高苗木质量。
六、露地扦插育苗
露地育苗时间为4月中下旬,地温达15以上是最佳时期,扦插育苗一般用垄插和畦插两种。
1、垄插:东西起垄、垄距1250px,垄宽750px,沟深500px左右,垄的两侧按10-375px将插条斜插于垄中,顶芽与地面,平顶芽向上,然后一次性灌香水。
2、畦插:畦宽25px,畦长5-250px,畦内按3行开沟,将插条插入沟内,顶芽与地面平,插后浇透水,待水渗下后,在畦面上复沙。
3、扦插后管理:在萌芽前一般不在浇水,以免降低地温,不利于生根,对保水性差的土壤,在萌芽前干旱时注意浇水,苗木生长期应加强施肥、浇水、中耕、除草,一般追肥2-3次,前期以氮为主,后期以磷、钾肥为主,尽量使苗木生长的充实,还应注意病虫害发生,为了枝蔓生长粗壮,成熟良好,每株苗只留一个新条,副梢上留2片叶摘心,苗木长到750px后应摘心,到8月下旬,不论苗木高度是否达到750px,一律进行摘心,促进苗木提早成熟。
七、地膜覆盖育苗
继火炕催根,电热线催根育苗之后各地育苗户广泛用地膜覆盖直接扦插育苗地膜覆盖育苗方法有两种,即垄插和畦插。
1、垄插:按垄距1250px,垄宽750px,沟深500px,东西向起垄后,进行灌水覆膜,然后按10-375px株距,顶芽向上斜插于垄的两侧,然后再进行灌水,发芽前再不进行灌水。
2、畦插:按宽1m,长5-10m进行整地后灌水覆膜,每畦插3行,行距750px,株距10-375px进行扦插。
注意为防止扦插时戳破的地膜沾在插条基部而影响生根,在扦插前用铁棍、竹杆将地膜戳一个小洞,然后插条从洞口中插入,插条萌发后,将苗眼周围盖些干土,防止地膜晒热烧苗,扦插后的苗木管理同前。
八、温棚单芽塑料袋快速育苗
营养袋高400px,直径125px,底部留一个小孔以便排水。
营养土为沙土2份,有机肥1份,田土1份,充分拌匀后装入袋内,装实后的土面距袋口25px,做好阳畦或加热温床,将营养袋排紧放入,灌透水后将插条插入。
插条插完后,在阳畦上架设拱形支架,上覆薄膜。晴天打开棚的两端进行通风,棚温以25-28℃为好,经常喷水保持湿度,同时应注意病虫害发生。
扦插后15天,插条开始生根,一个月左右绝大部分芽生长到10-375px,就可以移栽,水源方便的地方可直接定植,定植前把营养袋苗运到田间以后,撕开袋子,土壤不散、不伤根系、不缓苗,成活率一般可达95%以上。
九、病害防治
1、霜霉病:主要危害叶片,有时在新梢和浆果上发现。受害的叶片开始呈现油浸状病斑,然后逐渐失绿,变为黄褐色病斑,叶背产生一层灰白色霜霉。此病在高温多湿的条件下最易发病,发病后在2-3星期内就大批落叶,使枝蔓不能成熟。
防治措施:①去掉近地面不必要的枝蔓,保持通风透光良好,雨季注意排水,减少园地湿度,防止积水。②发现病叶等摘除深埋,秋季结合冬剪清扫园地,烧毁枯枝落叶,③发病前每半月喷一次200倍半量式波尔多液,共喷4-5次,可控制此病。发http://www.rixia.cc现病叶后喷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200-300倍液,或25%瑞毒霉(甲霜灵)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这是防治霜毒病的特效药。
2、白粉病:叶片、新梢和桨果都能被害。叶片被害时,先在叶面上产生淡灰色小霉斑,以后逐渐扩大成灰白色,上生白粉状的霉层,有时产生小黑粒点。白粉斑下叶表面呈褐色花斑,严重时病叶卷曲枯死,浆果受害后在果面上覆盖一层白粉,白粉下呈褐色芒状花纹,浆果停止生长,遇雨后裂果腐烂。
防治措施:①及时摘除病果、病叶和腐梢深埋。②改善通风透光条件。③发芽前喷波美5度石硫合剂,生长期喷波美0.2-0.3度石硫合剂,高湿炎热天气要在傍晚喷药,避免发生药害。
发病初期可喷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或40%硫黄胶悬液400-500倍液,或喷碱面液0.2-0.5%加0.1%肥皂(100斤水加2-5两碱面加1两肥皂),先用少量热水溶解肥皂,再加入配好的碱液内。这些药剂对防治白粉病都有良好效果。
【绿枝扦插技术】
采取绿枝扦插法培育葡萄苗,不仅育苗期短,节省用地,操作简便,而且成活率可达90%以上。绿枝扦插应掌握如下技术要点:
1、剪取插条:每年的7月中旬小暑到大暑,取已经木质化的新梢,剪成3—5节长20—50厘米的插条,上端距芽1.5—2厘米平剪,下端于节附近斜剪。插条的芽为黄白色最好,已抽出1—3片嫩叶的也可利用。除保留插条上端1个叶片外,其余各节片和副梢全部去掉。
2、做畦扦插:扦插前,做成1米宽的平畦,畦土以含沙量50%以上为宜。将插条倾斜插入畦内,每畦可插2—3行,株距7—8厘米。扦插条深度以只露顶端带叶片的一节为度。为了避免插条失水,应随采随插;扦插后将土踩实,灌透水,并搭棚遮阴,使土壤含水量保持在20%—25%。经过10—15天后,撤掉遮阴物,这时,插条已经生根,顶端夏芽相继萌发,在正常苗期管理下,当年就可发育成一级苗木,供翌年春定植。
一、葡萄插条的采集
结合葡萄休眠期修剪,选品种纯正、植株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优质丰产葡萄植株,选取芽眼饱满、枝条充分成熟的一年生枝作为插条。采集到的葡萄枝条分品种、粗度,按50~100厘米长度剪截,50~100根捆成1捆,拴挂标签,注明品种、数量和采集日期。
二、葡萄插条的贮藏
葡萄插条的保存,一般采用沟藏或窖藏。沟藏时,选择地势稍高、背风向阳处挖贮藏沟,沟宽、深各1米,长依插条多少而定。葡萄插条在贮藏沟内要与湿沙分层相间摆放。
先在沟底铺厚10厘米左右的湿沙,然后将插条一捆一捆地摆好,上面覆盖一层湿沙,再放一层插条再覆盖一层湿沙,如此铺放到顶,最上面盖20~40厘米的土防寒。贮藏期间注意检查温度与湿度。在室内或窖内贮藏,通常将插条半截插埋于湿沙、湿锯末或泥炭中。贮藏期温度保持在1~5℃为宜。
三、葡萄插条的剪切
于3月中下旬将葡萄插条取出,剪成2~3个芽的枝段,在顶芽上留2厘米左右平剪,下端在芽下1厘米左右斜剪。剪后每50根或100根捆成一捆,放入清水中浸泡24~48小时,然后进行催根处理。
四、葡萄插条的催根
葡萄插条顶芽萌发和下端发根所要求的温度条件不一致,通常在10℃以上芽眼就萌发新梢,而形成不定根却需要较高的温度,一般在20~28℃条件下发根速度最快。如果未经催根处理就直接扦插,则芽眼先萌发,根系还没有吸收水分和养分的能力,萌发的新梢就不能顺利生长。
如果葡萄插条本身养分耗完,根系还不能正常供给,萌动了的嫩芽就会干枯死亡。通过催根处理就能解决这种矛盾,从而大大提高扦插成活率。所以,葡萄插条催根是保证成活的重要措施。在生产中采用插条催根的方法有多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用:
1、萘乙酸处理:用萘乙酸50~100毫克/升溶液浸泡插条基部2~4厘米12~24小时。
2、吲哚丁酸处理:用50%酒精溶解吲哚丁酸配成0.3%~0.5%溶液,浸蘸3~5秒钟。
3、ABT生根粉催根:先把ABT生根粉用90%医用酒精化开,按1克ABT用20千克水的比例,制成50毫克/升的溶液。用砖砌四周,平铺地膜,做成临时处理槽,把配制好的溶液倒入池槽,液面深3~4厘米。把葡萄种条捆直立于水槽中,浸泡基部8~12小时。1平方米池面可处理5000~6000根种条。
4、药剂处理与加热处理相结合:单用药剂催根,不如药剂处理与加热处理相结合催根效果好。生产上多用自动控制仪、电热线和火炕等加热催根。
方法是将地热线铺好或将火炕砌好,在其上铺湿锯末5~10厘米,再将插条基部朝下一捆捆摆好,上面盖5厘米厚的含水85%左右湿河沙,然后加温,使之保持在25~28℃,经过15天左右,插条基部即形成白色愈伤组织,有的生出白色幼根,可移栽到育苗地。
扩展资料:
春季也可进行葡萄扦插,取出贮藏的枝条,先在室内用清水浸泡约6-8小时。然后把枝条剪成保留2-3芽的长约20厘米的插条。对于插条的剪截,首先先从上端进行,在芽上部一厘米处的地方平剪,之后在下端的芽下面斜剪,剪口呈现形状为“马耳状”。
插条上端的芽眼要饱满充实,扦插后如果第一芽眼受到损害,第二芽眼便可以萌发,可以提高扦插成活率。
参日夏养花网考资料:百度百科-扦插繁殖
选择苗圃地,应是交通便利、靠近水源、地势平坦、土层深厚的沙质壤土,而且是背风向阳、供水、排水方便、地下水位不高的地方。要避免在粘重土壤或轻沙土缺有机质的土地上建立苗圃。育苗应有规划,要按准备繁殖的各个品种划分小区,防止品种混杂,有条件的地方要实行轮作,2-3年倒茬1次种植豆类作物以恢复地力,有利于苗木生长。
二、插条准备
结合冬季修剪,按照计划繁殖的品种,剪取充分成熟,芽眼饱满、没受损伤、没有病虫害的枝条。剪下条子按5-6芽进行整理,剪掉副梢、卷须,然后根据不同品种分别按50-100支,结扎成捆,拴上品种标牌。
三、插条贮芷
贮芷通常用沟芷或窖芷,贮芷地点宜选择高燥,背阴,地下水位低的地方。插条应该用5度石硫合剂喷雾,进行消毒。
1、沟芷:选好地点后,挖1-2米宽,1-1.5m深,长度按贮芷量多少而定,然后竖立于沟内,用湿沙填满捆与捆,捆内条与条,可以一层或二层,上盖30cm湿沙。每2米用草把留排气孔一个。
2、窖芷:可以利用当地果窖、菜窖。湿度应保持80%,温度0--5℃。
四、插前处理
春季在大田葡萄开始萌芽时,将贮芷的插条取出进行处理。葡萄扦插育苗时用单芽、2芽、3芽以及更长都可以,一般用2-3芽的插条扦插容易管理。扦插前将插条由沟内(窖内)挖出,按2-3芽前截。如果节间过短,可多留1-2芽。插条长度15cm左右,在插条上端离顶芽1-1.5cm处平剪,在插条下端靠近芽眼处剪成马耳形,按50-100支捆绑成捆,将下部剪口压齐,放在水中浸泡24小时,使插条吸收足够水份,以利于成活。
五、插条催根
插条催根分为加温催根、药剂催根,加温催根又可以分为电热加温,火炕加温。
1、火炕催根:温度控制在25-28℃之间,不要超过30℃。操作过程是把浸泡过的插条依次摆在火炕的炕面上,插条的大部分用湿沙埋好,露在湿沙外面的一个顶芽。插条捆与捆之间用湿沙隔开,插条间的空隙也用湿沙填实,在火炕上定点插上温度计,以便检查火日夏养花网炕温度,火炕结构:炕面下挖3道沟,沟深20cm,宽25cm,中间一条为主烟道,由烧火口延伸至前端,两侧的沟为副烟道,主副烟道相距30cm左右,在火炕前端相同,主副烟道都修成缓坡状,烟一直回龙到烧水口,上面的出烟口(烟囱),烟道上辅层机瓦,再填上一层土拍实为炕面,床面宽1.5cm,长度根据数量而定。
火炕管理:重点是温度、湿度。
床温保持25-28℃,不要超过30℃,湿度保持80%,坑面上覆盖农膜,白天要用草帘覆盖,温度最好控制15℃以下,经过15天左右,插条基部形成白色的愈伤组织,有的还长出幼根,这时要停止加温,然后将插条锻炼2-3天,就可以到大田扦插。注意插条催根刚刚形成愈伤组织为度,不要长出幼根,以利成活,经过催根后一般在5月上旬扦插。
2、电热温床催根:电热床应选在冷凉背阴之处,挖床深40cm,宽1.2m,长5-10米左右。床底上铺2-3cm厚的锯木屑以防止散热,上面盖一层细土或湿沙,厚约5cm。细土或湿砂压平之后,再放上布电热线的木框(木框大小刚好放在床内),木框两侧按5cm间距钉上铁钉,将电热线往返缠绕在铁订上。布完电热线后,再铺上湿砂3-5cm厚。在这层湿沙上摆放插条,插条捆间都要用湿沙或湿木屑填满,以保持湿度。控制温度一般使用控温仪,电热线两头接在控温仪上,感温头插在床内插条的基部。也可以在床上插上温度计、直接观察温度要求与火炕催根相同(25-28℃)。注意保持插条基部的温度,约经半个月左右,即可形成愈伤组织和幼根。
3、药剂催根:生长调节剂对促进生根,有显著的效果。一般常用于葡萄催根的有万分之一的荼乙酸、吲哚乙酸或吲哚丁酸的水溶液。将插条基部4cm浸泡上述生长剂的溶液中24小时,然后直接扦插,如果再经过火炕催根或电热线温床催根处理,扦插成活率更高。有的也可将药液浓度增大,浸泡时间缩短,如用万分之四的荼乙酸浸泡基部1分钟,或用万分之八的吲哚丁酸浸泡5秒钟。
经生长调节剂处理的插条,扦插后能提前形成不定根,并可增加发根的数量和粗度,提高苗木质量。
六、露地扦插育苗
露地育苗时间为4月中下旬,地温达15以上是最佳时期,扦插育苗一般用垄插和畦插两种。
1、垄插:东西起垄、垄距50cm,垄宽30cm,沟深20cm左右,垄的两侧按10-15cm将插条斜插于垄中,顶芽与地面,平顶芽向上,然后一次性灌香水。
2、畦插:畦宽1cm,畦长5-10cm,畦内按3行开沟,将插条插入沟内,顶芽与地面平,插后浇透水,待水渗下后,在畦面上复沙。
3、扦插后管理:在萌芽前一般不在浇水,以免降低地温,不利于生根,对保水性差的土壤,在萌芽前干旱时注意浇水,苗木生长期应加强施肥、浇水、中耕、除草,一般追肥2-3次,前期以氮为主,后期以磷、钾肥为主,尽量使苗木生长的充实,还应注意病虫害发生,为了枝蔓生长粗壮,成熟良好,每株苗只留一个新条,副梢上留2片叶摘心,苗木长到30cm后应摘心,到8月下旬,不论苗木高度是否达到30cm,一律进行摘心,促进苗木提早成熟。
七、地膜覆盖育苗
继火炕催根,电热线催根育苗之后各地育苗户广泛用地膜覆盖直接扦插育苗地膜覆盖育苗方法有两种,即垄插和畦插。
1、垄插:按垄距50cm,垄宽30cm,沟深20cm,东西向起垄后,进行灌水覆膜,然后按10-15cm株距,顶芽向上斜插于垄的两侧,然后再进行灌水,发芽前再不进行灌水。
2、畦插:按宽1m,长5-10m进行整地后灌水覆膜,每畦插3行,行距30cm,株距10-15cm进行扦插。
注意为防止扦插时戳破的地膜沾在插条基部而影响生根,在扦插前用铁棍、竹杆将地膜戳一个小洞,然后插条从洞口中插入,插条萌发后,将苗眼周围盖些干土,防止地膜晒热烧苗,扦插后的苗木管理同前。
八、温棚单芽塑料袋快速育苗
营养袋高16cm,直径5cm,底部留一个小孔以便排水。
营养土为沙土2份,有机肥1份,田土1份,充分拌匀后装入袋内,装实后的土面距袋口1cm,做好阳畦或加热温床,将营养袋排紧放入,灌透水后将插条插入。
插条插完后,在阳畦上架设拱形支架,上覆薄膜。晴天打开棚的两端进行通风,棚温以25-28℃为好,经常喷水保持湿度,同时应注意病虫害发生。
扦插后15天,插条开始生根,一个月左右绝大部分芽生长到10-15cm,就可以移栽,水源方便的地方可直接定植,定植前把营养袋苗运到田间以后,撕开袋子,土壤不散、不伤根系、不缓苗,成活率一般可达95%以上。
九、病害防治
1、霜霉病:主要危害叶片,有时在新梢和浆果上发现。受害的叶片开始呈现油浸状病斑,然后逐渐失绿,变为黄褐色病斑,叶背产生一层灰白色霜霉。此病在高温多湿的条件下最易发病,发病后在2-3星期内就大批落叶,使枝蔓不能成熟。
防治措施:①去掉近地面不必要的枝蔓,保持通风透光良好,雨季注意排水,减少园地湿度,防止积水。②发现病叶等摘除深埋,秋季结合冬剪清扫园地,烧毁枯枝落叶,③发病前每半月喷一次200倍半量式波尔多液,共喷4-5次,可控制此病。发现病叶后喷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200-300倍液,或25%瑞毒霉(甲霜灵)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这是防治霜毒病的特效药。
2、白粉病:叶片、新梢和桨果都能被害。叶片被害时,先在叶面上产生淡灰色小霉斑,以后逐渐扩大成灰白色,上生白粉状的霉层,有时产生小黑粒点。白粉斑下叶表面呈褐色花斑,严重时病叶卷曲枯死,浆果受害后在果面上覆盖一层白粉,白粉下呈褐色芒状花纹,浆果停止生长,遇雨后裂果腐烂。
防治措施:①及时摘除病果、病叶和腐梢深埋。②改善通风透光条件。③发芽前喷波美5度石硫合剂,生长期喷波美0.2-0.3度石硫合剂,高湿炎热天气要在傍晚喷药,避免发生药害。
发病初期可喷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或40%硫黄胶悬液400-500倍液,或喷碱面液0.2-0.5%加0.1%肥皂(100斤水加2-5两碱面加1两肥皂),先用少量热水溶解肥皂,再加入配好的碱液内。这些药剂对防治白粉病都有良好效果。
在什么时间进行扦插育苗?
(1)硬枝扦插的时间
①在冬季不太冷也不太干旱的地方(淮河以南)应尽可能争取在秋天扦插,在苗木落叶后随采随插。这时虽气温已下降很多,但地温尚高,它可刺激插穗产生愈伤组织,甚至发出新根。一般秋季扦插育苗所产苗木比次年春插者生长量大,同时又可省去冬贮工序。②冬季干旱寒冷的地方不宜秋插。春季扦插应用比较普遍,扦插时间因无性系不同也会有所差异。插穗新根的形成和生长需要一定的温度条件,它在无性系之间有较大差别。黑杨派和青杨派的派间杂种无性系能适应较低的地温,可适当早插;黑杨派无性系则要求较高的地温条件,应尽可能晚一些扦插。比如在辽宁建平北部,小钻类无性系一般在4月中旬即可扦插,而欧美杨类杂种无性系则应在5月上、中旬扦插,比小钻类晚15~20天。早插时,成活率明显降低,白杨派树种对地温要求更高。新疆杨在内蒙古临河市扦插时,如用常规扦插方法,一般成苗率只有30%~40%,最好年份最高也只能达到60%左右。扦插后覆盖地膜,提高地温,则可使新疆杨的扦插成活率提高到90%以上。
(2)嫩枝扦插的时间
以当年长出的、尚未木质化的绿色嫩枝作插穗,在夏季进行。
怎样进行枸杞的扦插育苗?
用于扦插的枸杞插条,应选用枝条充实、芽苞饱满的一年生枝条,生长时间不足、尚未木质化或生长时间过长二年生以上完全木质化的枝条,扦插后成活率较低。截取枝条时还应注意选择无病、生长健壮的植株。将枝条截下后(基干留10厘米高),从枝条基端往上按8~10厘米长度截成小段即为扦插条。每段扦插条应保证有3~5个芽眼,扦插条粗以5厘米左右为最好,过细的扦插条发根、抽芽能力均较弱。一根枝条通常以中部位置所截取的扦插条扦插效果最好,不但发根快、易成活,而且新芽长势较旺。扦插条截好后,应按一定数量捆成小把,注意上下切勿颠倒,然后放入50毫克/升浓度的ATP生根粉溶液中浸泡24小时,取出后即可进行扦插。
扦插场地的选择与扦插的时间有关,通常8~9月份扦插多在露地进行(选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地块),10月后则多在高效节能型日光温室中进行(选温室中后部的地块)。准备扦插的地块于整地后作成15~20厘米深的池床,并在平整的床面上铺厚约10厘米的过筛洁净河沙或珍珠岩作为扦插基质,然后将插条以2~3厘米见方的密度插入基质中,插入深度约5~7厘米。扦插后浇一次透水,在畦面插小拱棚、覆盖遮阳网和塑料薄膜,进行降温、保湿或保温、保湿。扦插后的插条,在床温保持20~25℃、土壤湿度保持20%时,经7~15天后插条基部和中下部即能发出不定根、上部萌出新芽,扦插条即已成活。但也有些插条,地上部虽已萌芽而地下部却未发生不定根,这种状况生产上称其为“假活”,即还不能算真正成活。据观察,一般在地温较低、气温较高时,扦插条常常先萌发新芽。因此,生产上为促进扦插条及早成活应采取提高地温、保持适温范围内稍偏低的气温和较高空气相对湿度等措施。
在正常日夏养花网情况下,扦插后一般经20~25天便可进行移栽,但也允许根据生产需要适当提前或延后进行出圃定植。
文章标签:
上一篇:梅花有什么功效
下一篇:扦插的基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