莴笋种植技术是怎样的?
请问各位农业专家,莴笋的种植技术??
我想知道怎样育苗,怎样栽种,怎样施肥,怎样仿病,怎样收割的时间周期和种植技术方法,望各位技术专家详解,谢谢了!莴笋是我国南北广泛栽培的蔬菜之一,温暖地区周年可排开播种,分期采收。在长江流域,是3~5月春淡季和8~9月秋淡季的蔬菜之一。
一、栽培品种
我国的莴笋品种多,根据叶形,叶色茎色或熟性等命名,按收获季节,栽培上分为春莴笋、 夏莴笋、秋莴笋和冬莴笋,据耐热和耐寒分为耐热莴笋和耐寒莴笋。现以耐热和耐寒介绍品种。
⒈耐热品种
科兴三号莴笋 该品种耐热、耐湿、抗病。叶大披针形,浅绿色,茎皮青绿白色,皮薄,茎肉青绿色,脆嫩,清香味浓。品质好,产量高。是夏、秋莴笋栽培的理想品种之一。
科兴五号、九号莴笋 这两个品种为夏秋栽培的专用品种,抗高湿能力强,抗病高产,品质优,在高温下肉质茎膨大快,一般在定植后40天就可收获。这两个品种叶为大尖叶,绿色,茎皮薄、青绿带白色,茎肉绿色。
科兴2号 耐高温圆叶莴笋,叶倒卵圆形,色鲜绿,肉质茎皮薄、色白,茎肉青绿色,嫩脆。商品性好,宜作夏秋莴笋栽培。
二白皮 叶直立,倒卵圆形,浅绿色,叶面微皱。茎粗,节密,皮草白色,肉浅绿色。品质好,耐热,不易抽苔。
⒉耐寒莴笋
科兴一号 耐寒力强,低温下肉质茎膨大快。叶倒卵圆形,色鲜绿。肉质茎粗大,皮薄,皮浅绿色。茎肉青绿色,嫩脆。商品性好,宜作冬秋莴笋栽培。
科兴圆叶青 叶倒卵圆形,叶色绿,叶面有少量蜡粉。肉质茎粗大,皮薄,皮嫩绿色。茎肉青绿色,香味浓,肉脆嫩。宜作冬春莴笋栽培。
科兴四号莴笋 早春、越冬莴笋专用品种,耐寒力特强,高产,抗病。该品种为圆叶莴笋,叶色淡绿,叶面有少许蜡粉。茎皮青绿色,皮薄。茎肉青绿色,净菜率高。
红尖叶 该品种为尖叶莴笋,叶面微皱,叶面呈浅绿带紫红色。茎长粗,呈直柱形。茎皮呈淡绿色带红色晕斑。茎肉翠绿色,香味浓,可食率高,品质优,宜作冬春莴笋栽培。
万年椿 重庆地方品种,叶直立,披针形,淡绿色。茎粗,上下一致,皮淡绿色,肉绿色,品质好,产量高。
二、栽培技术
分耐寒莴笋栽培和耐热莴笋栽培
一耐寒莴笋栽培
⒈播种育苗 ①播种期:在四川,冬莴笋播种期为:8月下旬至9月上旬,春莴笋播种期为:10月至12月。②育苗:苗床地选择土壤疏松、肥沃的田块,施入堆肥,亩施20公斤复合肥,深翻1~2次整平,做成1.2的平畦。播种前1~2天浇透清粪水,播种当天将床土锄松,撒种后用木板轻松压平床土,撒一层过筛的细土,厚度不超过0.5cm。苗期及时间苗,苗距4~5cm。苗期保持床土湿润,但氮肥和水分不宜过多,否则形成细弱徒长苗。冬莴笋苗龄30~35天,春莴笋苗龄40天左右。
⒉整地定植 ①整地:选择前1~2茬未种植过莴笋、排灌方便的肥沃土壤,施入农家肥40~50担,潘耕入土,耕地整平后做成1.2米的平厢或高厢。定植前亩沟施40~50kg蔬菜专用复合肥。②定植:一般采用露地栽培,株行距为30~40cm40cm,定植时多带土,少伤根,定植后立即浇定根水。但采用地膜覆盖栽培可提早上市,还可增加产量,做成宽60cm 高10~15cm 的高厢,铺薄膜要绷紧,四周用土块压严,定植密度30cm40cm。
⒊田间管理 定植成活后施肥一次,以清淡粪水加尿素5~10公斤/亩。在开盘期,茎开始膨大时,应及时追肥浇水,以速效氮肥和钾肥为主,施肥前中耕除草,封行后不再中耕。肉质茎膨大时期保持土壤湿润。采收前一周停止浇水施肥,防止肉质开裂。
⒋病害防治 防治霜霉病的措施,定植密度不要太大,摘除病叶,用乙磷铝和甲霜灵交替使用,7~10天1次喷雾,连续2~3次;菌核病,采用高厢栽培,不要重茬,用多菌灵,速克灵等7~10天1次交替使用,连续2~3次;病毒病,防治蚜虫减少毒素传播,用20%病毒A或抗毒剂1号隔10天1次,连续3~4次。
⒌采收 当莴笋主茎顶端与最高叶片尖端相平时为收获适期。
红叶莴笋的种植技术
1、整地
选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地块作苗床,播前每亩施腐熟有机肥4000-5000千克或复合肥500千克作基肥。在整地前施入后深翻,整平整细。
2 、种子处理
播种前需低温催芽。即将种子在凉水中浸泡6-7小时 后用湿布包好在20-25℃处催芽至80%种子露白。
3、播种
播前先将床浇湿浇透,将种子掺在少量的细沙或细土中拌匀后撒播。10平方米苗床播种子25-30克。播后覆土0.30-0.50厘米,盖严薄膜,夜间加盖遮阳网或草苫保温。早晚浇水肥,保持床土湿润。
4、定植
苗龄25-30天,5-6片叶时定植,株行距20厘米27厘米,深度以埋到第一片叶柄基部为宜,栽后浇压蔸水。以叶上市,株行距15厘米20厘米。
5、管理
选晴暖天气中耕1-2次,适时浇水追肥,前期淡粪勤浇,保持畦面湿润。茎基开始膨大后,追肥次数减少,浓度降低。
6、病虫害防治
红叶莴笋的主要病害有:霜霉病、灰霉病、软腐病、菌核病;虫害有:蚜虫。发现及时防治并加强水肥管理。
扩展www.rixia.cc资料
种植红叶莴笋注意事项:
1、莴笋的根系浅,吸收能力弱,对氧气要求较高,种植莴笋的土壤以砂壤土、壤土为佳。
2、莴笋对土壤的酸碱性反应敏感,适合在微酸性的土壤中种植。
3、采用地膜和大棚栽培的,要施足底肥,注意通风管理。
4、花期不能缺水,花谢后减少灌水。
5、当莴笋主茎顶端与最高叶片的叶尖相平时,为收获适期,采收前10天禁止使用农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莴笋
播种时间
春莴笋,12-3月大棚育苗,2月中旬至3月下旬露地育苗。夏莴笋,4-5月上中旬露地栽培,5月下旬至7月利用遮阳网覆盖,直播或高密度栽植。秋莴笋,7-9月利用遮阳网覆盖播种,育苗移栽。越冬莴笋,10-11月露地育苗。
种植技术
一、种子处理:
在5-9月播种的,由于炎热高温,种子发芽困难,播种前需低温催芽。即将种子在凉水中浸泡6-7小时 后用湿布包好在20-25℃处催芽至80%种子露白。或用凉水将种子浸泡1-2小时,用湿布包好,置于井下离水面30厘米处,每天淋水1-2次,3-4天即可发芽,也可将种子浸泡24小时后,用湿布包好,放在冰箱或冷藏柜内,在-3~-5℃下冷冻24小时,然后放在凉爽处,2-3天即可发芽。
二、整土
选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地块作苗床,播前5-7天每亩施腐熟有机肥4000-5000千克或复合肥500千克作基肥。在整地前施入后深翻,整平整细,盖上塑料薄膜等待播种。
三、播种:
1.春莴笋,大棚育苗播种时,先揭开苗畦上薄膜,浇足底水,待水渗下后,将种子掺在少量的细沙或细土中拌匀后撒播。10平方米苗床播种子25-30克。播后覆土0.30-0.50厘米,盖严薄膜,夜间加盖遮阳网或草苫保温。露地育苗加盖小拱棚。
幼苗出土前,晚揭早盖覆盖物,不通风,提高床温。幼苗出土后,适当通风,白天保持床温12-20℃,夜间5-8℃。遮阳网早揭晚盖,2-3片真叶时间苗1次,苗距4-5厘米。移栽前5-6天,加大通风炼苗。
2.夏莴笋选阴天播种。4-5月上中旬播湿籽盖薄膜,出苗后撤去。5月下旬至7月上中旬,用小拱棚或平棚覆盖遮阳网至出苗或2片真叶。大雨天用遮阳网覆盖防雨水冲刷。10平方米播种5-10克。2片真叶前间苗1次,4-5片真叶时间苗1次,苗距10厘米。
健壮苗还可按株行距10厘米左右高密度栽植。每次间苗、定苗和移栽缓苗后,结合浇水施腐熟稀粪水。雨天清沟排渍,定植前15天左右浇1次0.50%尿素水。定苗或移栽后25天左右,可陆续采收嫩株上市。
3.秋莴笋播前先将床浇湿浇透,播后浇盖1层3-4成浓度的腐熟猪粪渣及覆盖1层薄稻草,或覆盖黑色遮阳网,播发芽籽或湿籽。出苗前双层浮面覆盖在苗床土上,出苗后盖银灰色遮阳网。早晚浇水肥,保持床土湿润,及时除草间苗。
扩展资料:
夏季莴笋高产技术
夏莴笋根浅、吸收能力弱,加之夏季植株生长迅速、需肥水较多,故田间管理应重施肥水,以利植株长势繁茂。在幼苗活棵后,间隔3-5天结合浇水追施一次稀粪水,并连喷3次蔬菜壮茎灵,以提高植株吸水吸肥能力、促使莴笋杆茎粗壮、叶色鲜嫩、高产优产。
莴笋是喜阴冷作物、不耐高温,夏季种植需选择耐热、不易抽苔、抗病、高产的品种,并在下种前浸种催芽处理,可将种子用冷水浸泡8-12小时,待种子吸水率达70%至80%时用湿纱布包好,保持4-5℃低温、处理24-28小时后,置于15-20℃适温条件保湿催芽,经2-3天大部分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播后适时喷洒新高脂膜可保墒、活化表层板结密度,提高出苗率。
夏季莴笋的收获期也是抽苔最迅速的时期,若不及时采收会造成植株抽苔后品质变硬、甚至中空的情况,极大影响莴笋的产量与品质;故采收莴笋需做到及时采收,当莴笋主茎顶端与最高叶片的叶尖相平时,为收获适期,采收前10天禁止使用农药。
定植与管理
定植时,选择排水条件好的壤土,每亩施腐熟的有机肥4000-5000千克。深翻整平,做成1.20-1.50米宽的高畦。起苗前,先将苗床浇水。
春莴笋,苗龄25-30天,5-6片叶时定植,株行距20厘米27厘米,深度以埋到第一片叶柄基部为宜,栽后浇压蔸水。以叶上市,株行距15厘米20厘米。地膜覆盖栽培的,底肥一次施足,并盖好地膜,雨天排水防渍。大棚和露地栽培,选晴暖天气中耕1-2次,适时浇水追肥,前期淡粪勤浇,保持畦面湿润,植株基本封垄时,可嫩株上市。以茎为产品的,每亩浇施尿素15千克1-2次。
秋莴笋,苗龄25天定植,株行距25厘米(30-35)厘米,以嫩株上市,株行距15厘米20厘米。选阴天或下午定植后,及时浇压蔸水,并利用大棚、小拱棚或平棚覆盖遮阳网,缓苗后撤去。少中耕、浅中耕,淡粪勤浇,保持土壤湿润,在植株封垄期前后,每亩施3-4成腐熟人畜粪3000-4000千克或15千克尿素2-3次。
越冬莴笋,苗床底肥不宜过足。苗龄40天左右采用地膜覆盖定植,株行距(30-35)厘米(30-40)厘米。成活后追施1-2次淡粪水,如翌年以成株上市,越冬前应注意炼苗,不宜肥水过勤,防止苗期生长过旺,冰冻前重施1次防冻肥水。翌春及时清除杂草,浅中耕1次,追肥浓度由小到大。茎基开始膨大后,追肥次数减少,浓度降低。采用地膜和大棚栽培的,要施足底肥,注意通风管理。
采收、采种
在茎充分肥大之前可随时采收嫩株上市。当莴笋顶端与最高叶片的尖端相平时为收获莴笋茎的适期。秋莴笋为了延长上市期,延迟采收,可采用在晴天用手掐去生长点和花蕾,或莲座期开始,每隔5-7天喷350-500毫克/千克矮壮素2-3次,或在基部肥大时每隔5天喷2500毫克/千克青鲜素2次。
莴笋采种以越冬的春莴笋留种为好,留种株品种间隔离1000米左右。选留生长健壮,具有本品种特征特性的植株,间拔以后,保持株行距33厘米以上见方,去掉老叶,增施肥水、培土,促侧枝生长。开花时适当摘除部分枝,插支柱防倒伏,花期不能缺水,花谢后减少灌水,开花后20-25天,种株叶片正常发黄,种子呈褐色或银灰色,生白色冠毛时,及时采收。
病害防治
一、灰霉病
该菌为害叶片和茎,叶片病斑初呈水浸状,扩大后呈不规则形灰褐色斑,湿度大时病部产生一层灰霉。茎部染病先在基部产生水浸状小斑,扩大后茎基部腐烂并生灰褐色或灰绿色霉层。高温干燥,病株逐渐干枯死亡; 潮湿条件下,病株从基部向上溃烂。
病原菌以菌核或分生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翌年菌核萌发产出菌丝体,其上着生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蔓延。病菌喜温暖高湿环境,最适温度为20-25℃,相对湿度为94%左右。
防治方法:
发病初期,喷洒50%溶菌灵可湿性粉剂600-700倍液,或28%灰霉立克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灭霉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40%灰霉菌核净悬浮剂1200倍液,或65%万霉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扑海因等。各药剂交替使用。视病情7-10天喷施1次,连续防治3-4次。
二、霜霉病
是莴笋的主要病害。春莴笋、秋莴笋均有发生,尤以春季莴笋受害较重,在春莴笋封行时最易发生。此病主要危害叶片,先在近地面叶片上出现近圆形或多角形的淡黄色病斑,叶背面长出白霉。随后,病斑变褐色,连成一片,全叶变黄枯死,并迅速蔓延至全株。数天以后,全田植株受害,一片枯黄,严重时可绝收。
病菌在土壤中或秋播莴笋上越冬,种子上也可带菌。一般在春季和秋季阴天气温较低、多雨、多露、多雾、光照少,品种单一、抗病性差、底肥不足、密度过大、通风和排水不良的地块,发病严重。
防治方法:
1、农业措施防治:选用抗病品种;轮作;适当控制栽植密度:施足底肥,增施磷钾肥,加强苗期水肥管理,开沟排水,灌水施肥采用沟灌等以降低田间湿度。莲座期及时预防,收获后清除病残体等。
2、用种子重量的0.3%药剂拌种。也可用25%瑞毒霉(25%甲霜灵)或50%的福美双、甲霜灵锰锌等药剂拌种。
3、药剂防治:应该在发病初期就喷药,选用药剂和兑水比例:安泰生70%可湿性粉剂1斤兑水1700斤,霉克多66.8%可湿性粉剂1斤兑水700斤,25%甲霜灵1斤兑水500斤、40%乙磷铝1斤兑水250斤、64%杀毒矾1斤兑水400斤、48%瑞毒锰锌1斤兑水500斤、72.2%普力克水剂1斤兑水600-800斤、双露1斤兑水600斤、菌可得1斤兑水1000斤。
常用药百菌清、杀毒矾、乙膦锰锌、瑞毒霉等也有作用。兑水喷雾,隔7-10天1次,连续3-4次。喷药以叶背为主。药剂应交替使用,可提高防治效果,延缓抗性产生。
三、病毒病
莴笋染病后一般表现为花叶,日夏养花网严重的矮缩并黄化。汁液和桃蚜等进行非持久性传毒。
防治方法:
注意防治蚜虫,选用艾美乐、辟蚜雾等进行防治。或用金毒冠1000倍液防治、或50%多菌灵1000倍液。隔7-10天1次,连续防治3-4次。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莴笋(菊科植物)
莴笋的种植时间和方法是什么?
莴笋要求冷凉的气候条件,一般以春、秋两季栽培为主,四川的气候温和湿润,适宜莴笋的生长,可四季栽培终年供应。莴笋依其收获期可分为冬莴笋、春莴笋、夏莴笋及秋莴笋4类,四季莴笋的播种、收获期见表9。
表9 莴笋的栽培季节
四川栽培莴笋多行间套作,一般是春莴笋与瓜、茄、豆类套作;部分冬莴笋与甘蓝、白菜类间作;夏、秋莴笋多种于瓜棚下或与豇豆隔畦间作。
各季莴笋在不同季节,不同环境里生长,各有其不同的问题,栽培的关键也有所不同,应分别对待处理。
1、长江流域的莴笋露地越冬,以春莴笋为主,一般于第一年秋季9-10月播种,40-50天当苗具5-6片真叶定植,冬季可以安全越冬,次春返青后有充分时间生长叶丛,4-5月收获就能获得高产;
2、莴笋是半耐寒的蔬菜,喜冷凉,稍耐霜冻,怕高温,炎热季节生长不良;
3、莴笋是长日照作物,光照充足;对土壤的酸碱性反应敏感,适合在微酸性的土壤中种植;
4、莴笋的根系浅,吸收能力弱,对氧气要求较高,种植莴笋的土壤以砂壤土、壤土为佳;
5、选择耐热性强、对日照反应迟钝、不易抽薹的高产品种,如特耐热二白皮莴苣等。6月下旬播种育苗,苗床选择在地势高燥、土壤肥沃的地方,播前浸种催芽,以利出苗;
6、合理密植,遮阳保湿,7月中下旬莴苣苗4-5片真叶展开后,选择傍晚或阴天带土移栽,一般行距33厘米、株距30厘米。注意大小苗分级移栽,栽后浇足活棵水,大棚架上覆盖遮阳网,促进缓苗;
7、施足基肥,及时追肥,莴苣从定植到采收1个多月时间,若缺肥,植株会生长不良,易发生先期抽薹现象,产量和品质下降,所以基肥要足;
8、适期采收,当莴苣心叶与最高叶片的叶尖持平时,即可采收上市,一般亩产量1800-2000公斤,收入3000元左右。
一般情况下,春莴笋的种植时间是:在12月~3月大棚育苗,2月中旬~3月下旬露地育
苗。夏莴笋的种植时间是:在4月~5月上中旬露地栽培,5月下旬~7月利用遮阳网覆盖,直播或高密度栽植。
秋莴笋的种植时间是:在7~9月利用遮阳网覆盖播种,育苗移栽。越冬莴笋,10月~11月露地育苗。
大棚莴笋种植技术,栽培方法有哪些
1、品种选择:越冬莴笋、春莴笋选用耐寒,适应性强,抽薹迟的品种,如“耐寒白叶实”、“耐寒二白皮”、“若蔓叶”等。夏、秋莴笋,选用耐热的早熟品种,如“耐寒白叶实”、“耐热大花叶”等。
2、播期时间:春莴笋,12月至3月大棚育苗,2月中旬至3月下旬露地育苗。夏莴笋,4月至5月上中旬露地栽培,5月下旬至7月利用遮阳网覆盖,直播或高密度栽植。秋莴笋,7~9月利用遮阳网覆盖播种,育苗移栽。越冬莴笋,10月至11月露地育苗。
3、整地施肥:应 选择土壤疏松,排水良好,有机质丰富,保水保肥力强的土壤为宜,深耕晒地,每亩施入腐熟农家肥2-3吨,晒垡7~10天后精细整地,以1.http://www.rixia.cc8~1.9米开墒,正季栽培采用平墒,反季栽培采用高墒。
4、播种育苗:应适时播种,可将种子直接撒播在苗地上(播种前应用新高脂膜拌种),随即用齿耙轻耙表土,使种子播入土,并在地表喷施新高脂膜800倍液保温保墒,防治土壤结板,提高种子发芽率。
5、苗期管理:苗床地要经常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以利于出苗。齐苗后应及时的间苗,应及时防治幼苗不可过密引起的幼苗徒长。并适时喷施新高脂膜800倍液保护幼苗保防止病菌侵染,提高抗自然灾害能力,保护禾苗茁壮成长。
6、移栽定植:应选用表土肥沃,保水力强的地块移栽,定植前施足底肥、浇透底水;合理密植,密度以20―26厘米见方为宜,定植后浇定根水,并配合喷施新高脂膜800倍液能隔绝病虫害,缩短缓苗期,使幼苗健康成长。5、田间管理,移栽成活后应及时浇水追肥,中耕除草,防治病虫害,同时应在莴笋团棵期、茎部开始膨大时各追施速效氮肥,微量钾肥,并配合喷施壮茎灵可使莴笋杆茎粗壮、植株茂盛,天然品味浓,同时可提升抗灾害能力。为农药化肥增效降低残毒。
7、采收、采种:在茎充分肥大之前可随时采收嫩株上市。当莴笋顶端最高叶片的相平时为收获莴笋茎的适期。秋莴笋为了延长上市期,可延迟采收,可采用在晴天用手掐去过长点和花蕾,或莲座期开始,每隔5~7天喷350~500矮壮素2~3次。
文章标签:
上一篇:茼蒿的种植方法
下一篇:普遍人工种植蘑菇有哪几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