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芦荟对环境有哪些要求?
有机芦荟的种植条件都有什么?
芦荟喜欢生长在排水性能良好,不易板结的疏松土质中。一般的土壤中可掺些沙砾灰渣,如能加入腐叶草灰等更好。排水透气性不良的土质会造成根部呼吸受阻,烂根坏死,但过多沙质的土壤往往造成水分和养分的流失,使芦荟生长不良。
温度
芦荟怕寒冷,它长期生长在终年无霜的环境中。在5℃左右停止生长,0℃时,生命过程发生障碍,如果低于0℃,就会冻伤。生长最适宜的温度为15—35℃,湿度为45—85%。
水:和所有植物一样,芦荟也需要水分,但最怕积水。在阴雨潮湿的季节或排水不好的情况下很容易叶片萎缩、枝根腐烂以至死亡。
芦荟喜光,耐半阴,忌阳光直射和过度荫蔽。
芦荟有较强的抗旱能力,离土的芦荟能干放数月不死。芦荟生长期需要充足的水分,但不耐涝。
一、芦荟的种植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1、种植方法
通过分生繁殖、扦插繁殖的方法进行繁殖,然后选择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培养,定植后做好浇水、施肥等田间管理。
其中,芦荟浇水时,夏季天热时须淋水,保持土壤湿润。但不宜过于潮湿,注意排除积水,以免烂根。
芦荟施肥时,要及时施肥,以沃叶氨基酸系列的水溶肥为主。
2、注意事项
芦荟喜温怕冷,需要注意培养温度,另外生长过程中还要注意病虫害防治。
芦荟常见病害主要有炭疽病、褐斑病、叶枯病、白绢病及细菌性病害。
芦荟露地栽培要注意什么?
(1)露地栽培e68a84e8a2ad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31333431356134需具备的基本条件。芦荟为喜温忌寒的多年生植物,露地栽培一定要具备安全越冬的温度条件,种植地区的最低气温不宜低于5℃。我国南方的广yKdHhRqpk东、广西南部和海南3省,福建、云南、四川3省的部分地区,冬季最低气温高于5℃,具备在露地直接栽培的温度条件,其中云南红河干热河谷的气候干热少雨,最适宜芦荟的生长发育,该处是中国芦荟的原产地。地处热带,一年中降雨量大、雨天多、梅雨季节长的其他地区,土壤易积水,或湿度过大,夏季高温,暴晒时间长,不利于芦荟生长,这些地区栽培时宜选择地势高、地下水位低、排灌条件好、肥沃疏松的砂壤土,以及向南、光照好且能挡北风的地方为好。
(2)耕作。宜作高畦,开挖排水沟,防止地面积水。整地时结合作土壤消毒,消灭地下害虫,灭菌,除杂草。施用的基肥要用经充分腐熟的禽畜粪,在堆肥发酵期间,温度需达到60℃以上,才能杀灭病菌和害虫卵。适当增施磷钾肥,不宜使用氮肥。
(3)种植季节。新栽苗或从室内越冬的组培苗,以3月下旬至5月中旬定植较适宜,最好不在雨季或冬季气温较低时种植。
(4)种植密度及方法。不同的品种种植密度略有不同,适当的密度可提高初期的收获量,但待植株长大后,过密又不能获得宽大的叶片,故可采用早期密植、中期间疏的方式。以中国芦荟为例,即初植时,以畦面宽100厘米的畦种4~5行,株距20~25厘米。种植后半年至1年,苗高20~30厘米时进行间苗移栽,间隔一行挖苗,留下的3行中,再隔一株挖走一苗,把挖起的苗带土移栽。则余下的株行距为40厘米40厘米,或50厘米50厘米,2或3行。
(5)种植深度。不宜种深,开植穴种植,深度以苗地面与畦土面平为宜。
(6)田间管理。定植后浇一次透水后,在新根未长出前不宜连续浇水,返青后,田间空气湿度宜控制在75%~85%,春夏季无雨天,见土表显干时才浇水,宁旱勿湿。立秋后逐渐减少浇灌水。每次灌水应灌透,然后待土干再灌。雨天注意排水。
种植时施用腐熟有机肥后,第一年一般可不追肥。但适当的追肥可促进芦荟生长,增加叶厚。追肥以沤熟的有机液肥为主,用量要根据植株的大小、生长季节灵活掌握,一般在春秋两生长旺季少量多次进行。
浅松土,培土保墒,可减少灌水次数。
南方露地栽培,夏季用稻草覆盖畦面,可防高温暴晒,并能减少杂草滋生,或根据实际情况,设遮阳网防晒降温。
为防止低于5℃的气温出现,在低温来临前,把芦荟叶束在一起防寒,或培土保温。在低于5℃时间较长的地区,冬季在降温前将芦荟连根挖起,用草绳轻绑后,倒挂在无直射光线,空气流通,温度在5℃以上的室内,翌春重新种植于田间。但在较大面积栽培时,冬季可用小拱棚防寒越冬。
(7)病虫害的防治。芦荟的病虫害很少。虫害有时会有蚜虫、红蜘蛛、棉铃虫、介壳虫,主要为害幼苗、嫩叶、花朵,发生量不多。如初发现有虫害,可喷清水冲洗,或用植物性农药,如0.5%藜芦碱醇溶液800~1000倍液喷雾,效果较好,对人畜无毒。
病害主要是黑斑病,在低温高湿的环境下发生较多,病菌侵入叶片初期,叶片上发生丝状污斑,后发展成近圆形的黑褐色病斑,病斑上有许多黑色疮状颗粒,严重时产生紫色至黑褐色的条状斑,叶表皮下陷。防治方法:选用抗病品种,其中花叶芦荟最抗此病。栽培上注意防低温,气温较低时减少喷水,降低田间湿度。保护地注意通风透气。发病初期可用药剂防治,如喷洒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农利灵”等杀菌剂均可用。
适当作叶面喷肥,如0.1%磷酸二氢钾,或施用0.1%四硼酸钠等微肥,可增强植株的抗病能力,减少病害的发生。
芦荟在种植过程中,需要注意那些事项?
芦荟喜温怕冷,当气温降低至15℃时即停止生长回,降至0℃以下答时开始死亡,因此北方地区须大棚种植或室内盆栽。芦荟是热带、亚热带喜光植物,生长要求有充足的阳光、空气。同时,芦荟又是热带沙漠肉质植物,忌积水、潮湿、不通风透气。芦荟适合在透气性强、渗水性好的沙质土壤中生长,需肥量不大,以有机肥为主,辅以微量元素肥料。
(一)淋水排水 夏季天热时必须淋水,保持土壤湿润。但不宜过于潮湿,注意排除积水,以免烂根。
(二)松土除草 生长期间要勤除草和松土,雨季除草要将除下的杂草清除出园外,堆沤作肥。旱季除草,要将除出的杂草覆盖根际。在除草的同时结合松土或培土。
(三)施肥 为了促进植株的生长,要及时施肥,以腐熟有机肥为主结合化肥。每年施化肥3-4次,每次每亩施腐熟有机肥4000-5000kg,混合尿素6kg,过磷酸钙50kg。
怎样种植芦荟才好呢 需要哪些生长条件呢
芦荟喜温暖怕寒冷。如果低于0℃,就会被冻伤。当阳台上的温度逐渐降至5℃以下时,就应把它移置到室内环境中。
芦荟忌潮湿的环境,更怕积水,所以浇水不能过量,一般5天至10 天浇一次即可。判断是否应该浇水了,以盆中的土是否干透为标准。冬季更要控制浇水,即使日夏养花网土壤比较干燥也没有关系,否则容易烂根。在高温高湿季节,芦荟易得黑斑病,一般用600倍代森锰锌进行防治。
繁殖方法芦荟可以用扦插法和分株法进行繁殖。
1.扦插法:春日夏养花网季3月至4月间进行,剪取生长健壮老株顶端作插穗,插条长10厘米至15厘米,剪去基部两侧叶,放在阴凉处2天至3天,待切口稍干,插于培养土中,保持盆土湿润,20天至30天生根。
2.分株法:每年春天换盆时,将幼株从老株上拨离下来,另行上盆栽植。新上盆幼株要控制浇水,夏季放在室外通风、半阴处,每天下午浇水,冬季保持5℃以上的温度,放在室内干燥有阳光的地方,才能生长良好。
文章标签:
上一篇:请小麦苗发黄,死苗什么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