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掌藤与鹅掌柴的区别
鹅掌柴养护管理的要点有哪些?
鹅掌柴别名:手树、鸭脚木、鹅掌藤。
科属:五加科、鹅掌柴属。
原产地:中国。
鹅掌柴
土壤:盆栽土可用泥炭土、腐叶土、珍珠岩加少量基肥配制。每年春季换一次盆土。如使用塑料容器要注意排水。也可用细沙土盆栽。
施肥:生长季节每1~2周向盆土中施一次液肥。
水分:在空气湿度高、土壤水分充足环境中生长良好,也适应北方干燥气候。盆栽时,夏季生长季节盆土不能缺水,否则引起叶片脱落。冬季应适当控制浇水,保持土壤潮湿即可。
温度:生长适宜温度15~25℃,冬季最低温度不应低于5℃,否则造成冻害,引起叶片脱落。
光照:室内每天保持4小时左右直射光。黄、白斑纹品种,在光照太弱或施用氮肥较多时,斑纹会变得模糊。
整形修剪:易萌发徒长枝,平时需经常整形修剪。室内栽培多年老株过于庞大时,可在换土时进行重修剪,去掉大部分枝条,同时切去一部分根。
关于鹅掌木的介绍
中文名称
鹅掌木
拉丁学名
Schefflera heptaph日夏养花网ylla (Linn.) Frodin
别称
鹅掌柴、鹅掌藤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
原始花被亚纲
目
伞形目
科
五加科
族
多蕊木族
属
鹅掌柴属
分布区域
台湾、广东、福建等地
命名人及年代
(Lour.) Harms ,1894
鹅掌柴和鹅掌楸的区别
鹅掌柴特性是怎么样的?
Schefflera octophylla又称小叶手树,鸭脚木,为五加科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彩图66)。栽培品种有矮生鹅掌柴、黄斑鹅掌柴、享利鹅掌柴和花叶鹅掌柴等。同属的栽培种有:
(1)鹅掌藤(S.arboricola)又名卵叶鹅掌藤,香港鹅掌藤,小叶7~9枚,长圆形,叶柄短,分枝多,浓绿色彩。产台湾,海南省。
(2)放射叶鹅掌柴(S.actinophylla)又名花叶鹅掌柴,掌状复叶,小叶5~8枚,有光泽和明显脉纹,产澳大利亚。耐寒、耐旱又耐阴,生长适温16~26℃,在全日照下也可生长,冬季会有落叶现象,性强健,病虫少。
(3)台湾鹅掌柴(S.taiwaniana)掌状叶4~7枚,有叶柄、全缘。
1.习性
鹅掌柴原产华南热带雨林,喜温暖湿润及半阴的环境,冬季12℃可安全过冬,越冬最低温5℃左右,0℃以下叶片脱落。生长适温20~30℃,花叶品种越冬温度8~10℃,抗旱,喜空气湿度高。光照适应范围广,全日光、半日照、半阴环境均可生长,但日照不同,叶色光亮不同。土壤水分充足的环境下生长。喜疏松、肥沃、透气、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
2.繁殖
播种在4月下旬用腐植土或沙土盆播,覆土深度为种子直径的1~2倍,保持盆土湿润,在20~25℃的温度下2~3周可出苗,苗高5~10厘米时分苗移至小盆中,花叶品种播种后苗木会变绿色,宜用扦插繁殖。
扦插在春季新梢生长之前,剪取1年生粗壮的枝条,剪成8~10厘米长,留顶部1~2片叶子,扦插在素沙或蛭石中,用塑料薄膜覆盖,保持较高的空气湿度和适当的水分,床温25~28~时4~6周可生根盆栽。水插选半木质化带叶茎段,长约10厘米,只留上部1~2片叶子,将下部2/3浸入盛水的玻璃器皿中,放在室内明亮处,温度151以上,10天形成愈合组织,30天左右形成1~2厘米长的根,移入小盆中栽植。
3.栽培要点
(1)上盆
鹅掌柴上盆有2种方法,一种是单株盆栽,苗高15~20厘米时将顶尖摘去,促使分枝,每株留3~4个分枝,很快就可以长满盆,株高30~50厘米,冠径30~40厘米,用直径15厘米左右的花盆栽植,作为中小盆观叶植物;另一种每盆栽3株,盆的直径25厘米,盆中央树立一棕柱,使3株苗同时向上生长,不分枝,经数月苗高http://www.rixia.cc80厘米,冠径50厘米,作为中型观叶植物,很受欢迎。盆土一般用泥炭、腐叶土、河沙(或珍珠岩)各1/3混合而成。
(2)肥水管理
鹅掌柴喜肥,在4~9月,每1~2周施一次饼肥水或以氮为主的复合肥。斑叶品种氮较少的氮、磷、钾三元素复合肥。要保持较高的空气湿度和较多的水分,夏季每天浇水一次,春秋2~4天浇水一次,冬季1~2周浇kVNIubiCQN一次。平时应放在半阴环境,夏季防止烈日曝晒,冬季不要遮光,鹅掌柴易萌发徒长枝,应注意修剪整形。高温干燥注意叶螨危害,可用40%二氯日夏养花网杀螨醇乳油1000倍防治。
文章标签:
下一篇:办公室养的花草容易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