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一下杜鹃鸟
介绍杜鹃鸟的作文400字
我最喜欢的就是杜鹃鸟了。
一张尖尖的小嘴;一双水灵灵的眼睛;细细的小爪子;长长的尾巴。头部是蓝颜色的,而下巴部分却是黑颜色的,身子全部都是金灿灿的黄色,看着它,就像一个美得无与伦比的小姑娘。
它的声音不像百灵的声音那么好听,也不像喜鹊的声音可以报喜,但我就是喜欢杜鹃的叫声。听,那就是杜鹃的鸣叫声“咕咕,咕咕……”那么有节奏感,叫两声停一下,叫两声停一下……就感觉像在打击着什么乐器,但也不像乐器那么刺耳,细细柔柔的,让人听了,顿时感到心旷神怡。
一张尖尖的小嘴;一双水灵灵的眼睛;细细的小爪子;长长的尾巴。头部是蓝颜色的,而下巴部分却是黑颜色的,身子全部都是金灿灿的黄色,看着它,就像一个美得无与伦比的小姑娘。
它的声音不像百灵的声音那么好听,也不像喜鹊的声音可以报喜,但我就是喜欢杜鹃的叫声。听,那就是杜鹃的鸣叫声“咕咕,咕咕……”那么有节奏感,叫两声停一下,叫两声停一下……就感觉像在打击着什么乐器,但也不像乐器那么刺耳,细细柔柔的,让人听了,顿时感到心旷神怡。
字太少了。
。
听说台风“杜鹃”来了,我们学校全部都放假一天,大家都高兴地跳了起来。
没想到,大风来了,把我吹跑了,都站不稳了。一会儿,乌去密布,“哗,哗,哗......”下起了大雨,人们都跑到屋里躲雨去了......我们学校的小河,水都很高了,太可怕了。电视上说有两棵树倒在路上,把两辆小汽车压起来了。还有许多房子被大水冲垮了。“杜鹃”真厉害!
可怕的台风快点滚蛋吧!
没想到,大风来了,把我吹跑了,都站不稳了。一会儿,乌去密布,“哗,哗,哗......”下起了大雨,人们都跑到屋里躲雨去了......我们学校的小河,水都很高了,太可怕了。电视上说有两棵树倒在路上,把两辆小汽车压起来了。还有许多房子被大水冲垮了。“杜鹃”真厉害!
可怕的台风快点滚蛋吧!
杜鹃和喜鹊是候鸟吗
不是
候鸟一般是指有迁徙习性、随季节变化有规律的来往于越冬地和繁殖地之间的鸟类,群体大,来去的时间、地点都很有规律,有固定的越冬场所、繁殖地和迁徙地点。
总的来说,候鸟分为冬候鸟和夏候鸟。候鸟主要特征是在春秋两季沿着比较稳定的路线迁徙。我国鸟类有1300种左右,其中候鸟大约600多种,在我国各地都有分布。
我国候鸟有三大迁徙路线———
一个是西部路线,在干旱草原地带。包括内蒙古、甘肃、青海等省区的候鸟,主要沿青藏高原向南迁徙到达四川以及更南部的云贵高原。我国西藏地区的候鸟有一部分飞到印度去越冬。
中部路线包括内蒙古东部、华北西部以及陕西省,候鸟主要沿着太行山、吕梁山越过秦岭、大巴山飞到四川以及华中、华南地区去越冬。
另外一条非常重要的路线是东部沿海地区。我国东北、华北的候鸟主要沿着这条路线飞到华东、华南地区,有些甚至飞到东南亚,更远的飞到澳大利亚。
候鸟一般是指有迁徙习性、随季节变化有规律的来往于越冬地和繁殖地之间的鸟类,群体大,来去的时间、地点都很有规律,有固定的越冬场所、繁殖地和迁徙地点。
总的来说,候鸟分为冬候鸟和夏候鸟。候鸟主要特征是在春秋两季沿着比较稳定的路线迁徙。我国鸟类有1300种左右,其中候鸟大约600多种,在我国各地都有分布。
我国候鸟有三大迁徙路线———
一个是西部路线,在干旱草原地带。包括内蒙古、甘肃、青海等省区的候鸟,主要沿青藏高原向南迁徙到达四川以及更南部的云贵高原。我国西藏地区的候鸟有一部分飞到印度去越冬。
中部路线包括内蒙古东部、华北西部以及陕西省,候鸟主要沿着太行山、吕梁山越过秦岭、大巴山飞到四川以及华中、华南地区去越冬。
另外一条非常重要的路线是东部沿海地区。我国东北、华北的候鸟主要沿着这条路线飞到华东、华南地区,有些甚至飞到东南亚,更远的飞到澳大利亚。
一提到杜鹃,大多数鸟友都会联想到它们的托卵行为。136种杜鹃中,有此行为的约50多种。为了顺利达成巢寄生的目的,杜鹃演化出托卵9策略:1.增加可寄生的鸟种;2.产卵期配合巢主且比巢主的卵先孵出;3.卵排出的时间很短;4.卵可在输卵管中保留,并待机而出;5.卵拟态(大小、颜色、斑点);6.多产;7.诱巢主离开(调虎离山);8.移走、破坏、吃掉巢主的卵;9.雏鸟挤掉巢主幼雏。而巢主为了生存,也演化出避卵4策略:l.集团反击;2.掩蔽鸟巢;3.辨别鸟蛋能力;4.弃巢。
杜鹃属(Cuculus)
本属共有16种,台湾的杜鹃属家族是:大、中、小、四声杜鹃及鹰鹃共5种。此属都是托婴专家。许多以小饲大的奇特画面,大多是这一属的杰作。杜鹃属的幼雏,乞讨食物时的吼叫声,又大又急又久,常引来邻巢的成鸟帮忙喂食,以图清静!真的是「父母不贤,www.rixia.cc儿女不肖」。
原文: ■廖耿能
达尔文主义的丑闻?
在杜鹃鸟和巢主(受害者)的适应竞赛中,对巢主而言,这真是一种彻底的牺牲行为,只有付出,没有收获。这简直可以说是达尔文主义的丑闻,天择竟会允许杜鹃鸟得逞?http://www.rixia.cc!但是仔细想想:“杜鹃鸟所来自的一系列祖先,个个都曾经成功的愚弄过一位以上的巢主;但是巢主所来自的一系列祖先中,许多成员终生都末遭遇过一只杜鹃鸟,再不然即使被杜鹃鸟寄生过,却依然能繁殖成功。在这种强度不对等的天择压力下,天择将不曾伸手拯救被利用的一方。”这是英国学者道金斯对杜鹃和受害者之间的演化战争,所作的达尔文式解释。对照前文的9比4说法,受害者不是不反击,只是「不倾全力反击」而已。写到这里,杜鹃幼雏鲜艳异常的大嘴,吵死人的乞求声,晃过我的脑海,天择还真是了得!
题目: 介绍杜鹃的台湾鸟文之三
原文: 大杜鹃(Cuculus canorus) 廖耿能
大杜鹃雄鸟响亮的「哭-苦」「cuck-oo」的鸣叫声,是这一亚科绝大多数家族成员洋名字的由来。而大杜鹃俗名叫Common Cuckoo,更是本亚科50种杜鹃中,最最有名,被研究得最多的鸟种。大杜鹃寄生对象高达100种以上。鹟、莺、雀、鹡鸰、文鸟都是奶妈。大杜鹃托卵三步曲是:选定巢主、窥探军情、俟机下蛋。蛋外形变化有15种以上(大小、颜色、斑点均不同),以适应不同的巢主。比较客气的,下一个蛋移掉一个蛋,免起疑心;比较狠的,就全数偷走,而且囫囵下肚,补充营养。至於幼雏50%以上也都是狠角色,滚蛋、挤雏毫不手软,以确保自己能顺利长大。在奶妈家寄养17~18天,长到80克重后,一声不吭,就随亲父母去了。续养2~3周后,就能完全独立。大杜鹃觅食范围约2~4公里,主要以蝶蛾幼虫为主食,蜻蜓、蟋蟀、甲虫、蜘蛛、蜗牛也都很喜欢,水果则很少吃。发起狠来,小型鸟的雏鸟及蛋蛋也照吃不误。在英国曾有16000~32000对,法国更高达10万~100万对,每平方公里有1~2只公鸟。20世纪后,数量有减少趋势。全世界有4个亚种,夏季分布在北纬22度以北的欧亚全区,冬季在印度、中南半岛及东南非洲。1999年台湾全年无记录,应属迷鸟。下次再聊。
台湾鸟文之四
原文: 四声杜鹃(Cuculus micropterus) 廖耿能
四声杜鹃和大、中、小杜鹃长得极像,辨识上有三要诀。1.最大(至少和大杜鹃一样大);2.上体明显的深褐色;3.尾羽有一条宽阔的黑色横斑。台鉴并无此鸟,但1998年的5月及6月,金门曾有记录。四声杜鹃有二亚种:指名亚种(C.m.m.)是候鸟兼留鸟亚种。在中国的东半壁、俄罗斯东隅、韩国为夏候鸟;海南岛,喜马拉雅诸国,印、斯、缅、泰为留鸟。冬天则飞到缅甸外海的Andaman及Nicobar岛及印尼、马来西亚避寒。另一亚种
(C.m.concretus)个体较小,分布在越、泰、马、印尼,均为留鸟。繁殖期会叫出如笛声的巨响,鸣叫四音约需两秒,每分钟约23次,连续可叫5分钟,稍息后又会继续叫。在中国各地有「碗豆八哥」「关公好哭」「光棍好过」「快快割麦」等别名,广东人别说为「家婆打我」。是低地到3700米海拔的树冠鸟,偶尔也会下到地上捕食。以蝶、蛾幼虫为主食,蝴蝶、蚱蜢、蚂蚁、水果为副食。托卵於灰喜鹊、卷尾、伯劳、阔嘴鸟的巢中。幼雏除了拥有橘红色的大嘴外,乞食声和巢主的幼雏竟然相仿!本种在泰国、缅甸整年普遍可见,印尼数量较稀少,日本、巴基斯坦、台湾为迷鸟。
题目: 策略还有
原文: 杜鹃的策略还有:卵的孵化期短于寄主之卵、孵化率高、雏鸟生长特别迅速;杜鹃幼鸟体壮声强,乞食的诱惑力大;不断进食,使养父母必须不停地只喂它一个。
因为很多鸟有一个习惯,就是一窝中哪只雏鸟乞食得越急切就先喂哪只、哪只雏鸟体大强壮就优先照顾,所以才会“宠坏了”杜鹃。
巢主的策略还有:改善巢穴。(我看《飞禽传》里演,织布鸟把巢穴入口缩小,使肥硕的杜鹃欲近不能!)
还有好多,我也不清楚了。
题目: 杜鹃寄生看起来不公,但是,
原文: 不知道有没有注意过,杜鹃的寄主的繁殖量相当大,而杜鹃的繁殖量却很少。虽然一只雏杜鹃会毁掉一窝(五六只)寄主的雏鸟,但是,只有少量的寄主的巢中喂有杜鹃,寄主整体的群落并不会因此而遭到破坏;而且,通常一只杜鹃所吃掉的昆虫能够相当于甚至超过那一窝寄主的食量,所以也不会给生态平衡造成很大影响。
总之,千百年都这样下来,也就成了一种自然。
题目: 介绍杜鹃的台湾鸟文之五:中杜鹃
原文: 中杜鹃(Cuculus saturatus)(别名筒鸟——橘树注)
廖耿能
台湾的鸟人,一提到中杜鹃,脑海里大概都会闪过「夏候鸟」及「不、不」这两个印象。以1999年的鸟类纪录来分析,中杜鹃在3月过境期,数量最多。全年只有2月及12月没有纪录。因此台湾的筒鸟,事实上身兼夏候、过境、留鸟三种身份。非繁殖期,中杜鹃并不出声,要知道它的存在,稍为困难些。大、中、小杜鹃,长相极类似。中、小杜鹃腹部横斑都较粗,斑距也宽些,二者间的辨识诀窍有二点。1.中杜鹃尾下覆羽有横斑。2.中杜鹃繁殖期的叫声是单调低沉连续的「不、不一不、不」四音,小杜鹃是5~6音节响亮的哨音「pot-pot-chip-chip-to-you」。中杜鹃有2亚种,指名亚种(C.s.saturatus)为候鸟型亚种,冬天分布在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几内亚、东北澳沿岸;夏季繁殖於喜马拉雅南麓、缅甸、泰国、华南、台湾。另一亚种(C.s.lepidus)为留鸟型亚种,分布在马来半岛、印尼、东马。中杜鹃的食性很杂,以蝶、蛾幼虫,蝗虫、蟋蟀、甲虫、蚂蚁、水果为食。莺亚科的柳莺属(Phylloscopus)、鹟莺属(Seicercus)为中杜鹃的寄生对象。
题目: 介绍杜鹃的台湾鸟文之六:小杜鹃
原文: 小杜鹃(Cuculus poliocephalus)
廖耿能
小杜鹃没有衍生出不同亚种。但大、中、小杜鹃的雌鸟,都有灰色型及褐色型之分。小杜鹃冬季活动於印度、斯里兰卡、东非,夏季则繁衍后代於阿富汗、巴基斯坦之北,喜马拉雅山麓、缅北、中、日、韩……等地区,在东非及尼泊尔都算是普鸟。台鉴将小杜鹃列为稀有夏候鸟,中鉴则列为稀有过境鸟。台湾1999年的纪录,综合了二家之说,4月及7、8两月都有一两笔纪录。因此小杜鹃在台湾是稀有的夏候及过境鸟,应该是很接近事实的。每年4月,小杜鹃在冬候区,都吃得脑满肠肥的,一声也不吭。雄鸟飞到夏候区后,才开始发出怪异、抑扬起伏的5~6连音(华北方言演绎为“点灯捉虼子”——橘树注)。顺利交配后,雌鸟就将卵托育给莺亚科及画眉亚科。小杜鹃的主食是昆虫的幼虫,膜翅类的蚂蚁、蜜蜂也是菜单。
题目: 介绍杜鹃的台湾鸟文之七——鹰鹃
原文: 鹰鹃(Cuculus sparverioides)
廖耿能
鹰鹃的羽色(腮至胸纵斑,腹部横斑)、外形、大小、飞行姿态和凤头苍鹰神似,和台湾松雀鹰及赤腹鹰亚成鸟也很像。展翅飞行时,可以鹃假鹰威,将诸如喜鹊等鸟吓出巢外来,有利於巢寄生或自行育雏。这在杜鹃中,也算是一绝了。鹰鹃有LDFXz二亚种,指名亚种(C.s.s.)是候鸟型亚种,在东、南印、孟加拉、泰国、婆罗洲(赤道以南)、菲律宾度冬,夏天繁衍后代於北巴、东北印、尼泊尔、中南半岛、大陆中、南、东的半壁江山以及台湾。另一亚种(C.s.cocki),体型稍小,是留鸟型亚种。马来半岛的山岳、苏门答腊、婆罗洲(赤道以北)、云南、海南岛都有它的芳踪。1999年,台湾除了12月1月2月外,都有鹰鹃出没,而以4、5、6、7月数量较多。在所有分布区,鹰鹃都活动於900~3000公尺的中、高海拔山区。蝶蛾的幼虫是鹰鹃的主食,蟋蟀、蚱蜢、甲虫、蟑螂、蚂蚁、蜘蛛、草莓……是副食品。繁殖期的早晨及太阳下山后(反正就是较凉快的时候),会发出各种三连哨音,说中文的,听作「哭够了、哭够了」(河北方言演绎为“顶水——盆儿”——橘树注),讲洋文的听为「pi-pi-ha」或「brain fe-ver」(头壳烧坏之意)。更麻烦的是,两个亚种的叫声,也有些不同,对鸟人是一大考验。
题目: 介绍杜鹃的台湾鸟文之八——红翅凤头鹃
原文: 冠郭公(Clamator coromandus)
廖耿能
杜鹃亚科12属50种之中,只有凤头鹃属(Clamator)的四种具有羽冠,而冠郭公又是四种之中色彩最亮丽的一种。眼背翼颈喉分别为:红、黑、栗、白、橙五色。冠郭公飞行时,上体呈褐翅黑身2色,非常醒目,故又名红翅凤头鹃。冠郭公为单型种,北印、尼泊尔、华东、华南地区为繁殖大本营;冬季则迁移到印度、斯里兰卡、印尼、马来西亚;北印、中南半岛、海南岛则属留鸟。除尼泊尔为周布普遍外,其他地区数量都是不普遍到稀有
种。1999年4月野柳、澎湖各有一笔纪录;10月四草也有1笔记录。台湾和中国野鸟图鉴皆将之列为迷鸟,不排除升格为稀有春、秋过境鸟的可能。平常多单独或成对活动於平地至2450米的树林间。冬季安静,繁殖期很吵。叫声为「咕、咕、咕」二至三音,非常尖锐,有时会发出类似喜鹊的刺耳叫声。以大型昆虫的幼虫为主食,甲虫、螳螂、蚂蚁、蜘蛛也都吃。产卵於笑鸦、噪鹃(同亚科不同属!)的巢中。求偶三步曲算是「简单型」的:鸣叫、献食、上车。且后两步常是一起进行,算是急色儿也!最后一篇将介绍噪鹃、番鹃(小鸦鹃)、褐翅鸦鹃.
喜鹊并非是候鸟...他是一种属于高山上的杂食鸟类喔
杜鹃属(Cuculus)
本属共有16种,台湾的杜鹃属家族是:大、中、小、四声杜鹃及鹰鹃共5种。此属都是托婴专家。许多以小饲大的奇特画面,大多是这一属的杰作。杜鹃属的幼雏,乞讨食物时的吼叫声,又大又急又久,常引来邻巢的成鸟帮忙喂食,以图清静!真的是「父母不贤,www.rixia.cc儿女不肖」。
原文: ■廖耿能
达尔文主义的丑闻?
在杜鹃鸟和巢主(受害者)的适应竞赛中,对巢主而言,这真是一种彻底的牺牲行为,只有付出,没有收获。这简直可以说是达尔文主义的丑闻,天择竟会允许杜鹃鸟得逞?http://www.rixia.cc!但是仔细想想:“杜鹃鸟所来自的一系列祖先,个个都曾经成功的愚弄过一位以上的巢主;但是巢主所来自的一系列祖先中,许多成员终生都末遭遇过一只杜鹃鸟,再不然即使被杜鹃鸟寄生过,却依然能繁殖成功。在这种强度不对等的天择压力下,天择将不曾伸手拯救被利用的一方。”这是英国学者道金斯对杜鹃和受害者之间的演化战争,所作的达尔文式解释。对照前文的9比4说法,受害者不是不反击,只是「不倾全力反击」而已。写到这里,杜鹃幼雏鲜艳异常的大嘴,吵死人的乞求声,晃过我的脑海,天择还真是了得!
题目: 介绍杜鹃的台湾鸟文之三
原文: 大杜鹃(Cuculus canorus) 廖耿能
大杜鹃雄鸟响亮的「哭-苦」「cuck-oo」的鸣叫声,是这一亚科绝大多数家族成员洋名字的由来。而大杜鹃俗名叫Common Cuckoo,更是本亚科50种杜鹃中,最最有名,被研究得最多的鸟种。大杜鹃寄生对象高达100种以上。鹟、莺、雀、鹡鸰、文鸟都是奶妈。大杜鹃托卵三步曲是:选定巢主、窥探军情、俟机下蛋。蛋外形变化有15种以上(大小、颜色、斑点均不同),以适应不同的巢主。比较客气的,下一个蛋移掉一个蛋,免起疑心;比较狠的,就全数偷走,而且囫囵下肚,补充营养。至於幼雏50%以上也都是狠角色,滚蛋、挤雏毫不手软,以确保自己能顺利长大。在奶妈家寄养17~18天,长到80克重后,一声不吭,就随亲父母去了。续养2~3周后,就能完全独立。大杜鹃觅食范围约2~4公里,主要以蝶蛾幼虫为主食,蜻蜓、蟋蟀、甲虫、蜘蛛、蜗牛也都很喜欢,水果则很少吃。发起狠来,小型鸟的雏鸟及蛋蛋也照吃不误。在英国曾有16000~32000对,法国更高达10万~100万对,每平方公里有1~2只公鸟。20世纪后,数量有减少趋势。全世界有4个亚种,夏季分布在北纬22度以北的欧亚全区,冬季在印度、中南半岛及东南非洲。1999年台湾全年无记录,应属迷鸟。下次再聊。
台湾鸟文之四
原文: 四声杜鹃(Cuculus micropterus) 廖耿能
四声杜鹃和大、中、小杜鹃长得极像,辨识上有三要诀。1.最大(至少和大杜鹃一样大);2.上体明显的深褐色;3.尾羽有一条宽阔的黑色横斑。台鉴并无此鸟,但1998年的5月及6月,金门曾有记录。四声杜鹃有二亚种:指名亚种(C.m.m.)是候鸟兼留鸟亚种。在中国的东半壁、俄罗斯东隅、韩国为夏候鸟;海南岛,喜马拉雅诸国,印、斯、缅、泰为留鸟。冬天则飞到缅甸外海的Andaman及Nicobar岛及印尼、马来西亚避寒。另一亚种
(C.m.concretus)个体较小,分布在越、泰、马、印尼,均为留鸟。繁殖期会叫出如笛声的巨响,鸣叫四音约需两秒,每分钟约23次,连续可叫5分钟,稍息后又会继续叫。在中国各地有「碗豆八哥」「关公好哭」「光棍好过」「快快割麦」等别名,广东人别说为「家婆打我」。是低地到3700米海拔的树冠鸟,偶尔也会下到地上捕食。以蝶、蛾幼虫为主食,蝴蝶、蚱蜢、蚂蚁、水果为副食。托卵於灰喜鹊、卷尾、伯劳、阔嘴鸟的巢中。幼雏除了拥有橘红色的大嘴外,乞食声和巢主的幼雏竟然相仿!本种在泰国、缅甸整年普遍可见,印尼数量较稀少,日本、巴基斯坦、台湾为迷鸟。
题目: 策略还有
原文: 杜鹃的策略还有:卵的孵化期短于寄主之卵、孵化率高、雏鸟生长特别迅速;杜鹃幼鸟体壮声强,乞食的诱惑力大;不断进食,使养父母必须不停地只喂它一个。
因为很多鸟有一个习惯,就是一窝中哪只雏鸟乞食得越急切就先喂哪只、哪只雏鸟体大强壮就优先照顾,所以才会“宠坏了”杜鹃。
巢主的策略还有:改善巢穴。(我看《飞禽传》里演,织布鸟把巢穴入口缩小,使肥硕的杜鹃欲近不能!)
还有好多,我也不清楚了。
题目: 杜鹃寄生看起来不公,但是,
原文: 不知道有没有注意过,杜鹃的寄主的繁殖量相当大,而杜鹃的繁殖量却很少。虽然一只雏杜鹃会毁掉一窝(五六只)寄主的雏鸟,但是,只有少量的寄主的巢中喂有杜鹃,寄主整体的群落并不会因此而遭到破坏;而且,通常一只杜鹃所吃掉的昆虫能够相当于甚至超过那一窝寄主的食量,所以也不会给生态平衡造成很大影响。
总之,千百年都这样下来,也就成了一种自然。
题目: 介绍杜鹃的台湾鸟文之五:中杜鹃
原文: 中杜鹃(Cuculus saturatus)(别名筒鸟——橘树注)
廖耿能
台湾的鸟人,一提到中杜鹃,脑海里大概都会闪过「夏候鸟」及「不、不」这两个印象。以1999年的鸟类纪录来分析,中杜鹃在3月过境期,数量最多。全年只有2月及12月没有纪录。因此台湾的筒鸟,事实上身兼夏候、过境、留鸟三种身份。非繁殖期,中杜鹃并不出声,要知道它的存在,稍为困难些。大、中、小杜鹃,长相极类似。中、小杜鹃腹部横斑都较粗,斑距也宽些,二者间的辨识诀窍有二点。1.中杜鹃尾下覆羽有横斑。2.中杜鹃繁殖期的叫声是单调低沉连续的「不、不一不、不」四音,小杜鹃是5~6音节响亮的哨音「pot-pot-chip-chip-to-you」。中杜鹃有2亚种,指名亚种(C.s.saturatus)为候鸟型亚种,冬天分布在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几内亚、东北澳沿岸;夏季繁殖於喜马拉雅南麓、缅甸、泰国、华南、台湾。另一亚种(C.s.lepidus)为留鸟型亚种,分布在马来半岛、印尼、东马。中杜鹃的食性很杂,以蝶、蛾幼虫,蝗虫、蟋蟀、甲虫、蚂蚁、水果为食。莺亚科的柳莺属(Phylloscopus)、鹟莺属(Seicercus)为中杜鹃的寄生对象。
题目: 介绍杜鹃的台湾鸟文之六:小杜鹃
原文: 小杜鹃(Cuculus poliocephalus)
廖耿能
小杜鹃没有衍生出不同亚种。但大、中、小杜鹃的雌鸟,都有灰色型及褐色型之分。小杜鹃冬季活动於印度、斯里兰卡、东非,夏季则繁衍后代於阿富汗、巴基斯坦之北,喜马拉雅山麓、缅北、中、日、韩……等地区,在东非及尼泊尔都算是普鸟。台鉴将小杜鹃列为稀有夏候鸟,中鉴则列为稀有过境鸟。台湾1999年的纪录,综合了二家之说,4月及7、8两月都有一两笔纪录。因此小杜鹃在台湾是稀有的夏候及过境鸟,应该是很接近事实的。每年4月,小杜鹃在冬候区,都吃得脑满肠肥的,一声也不吭。雄鸟飞到夏候区后,才开始发出怪异、抑扬起伏的5~6连音(华北方言演绎为“点灯捉虼子”——橘树注)。顺利交配后,雌鸟就将卵托育给莺亚科及画眉亚科。小杜鹃的主食是昆虫的幼虫,膜翅类的蚂蚁、蜜蜂也是菜单。
题目: 介绍杜鹃的台湾鸟文之七——鹰鹃
原文: 鹰鹃(Cuculus sparverioides)
廖耿能
鹰鹃的羽色(腮至胸纵斑,腹部横斑)、外形、大小、飞行姿态和凤头苍鹰神似,和台湾松雀鹰及赤腹鹰亚成鸟也很像。展翅飞行时,可以鹃假鹰威,将诸如喜鹊等鸟吓出巢外来,有利於巢寄生或自行育雏。这在杜鹃中,也算是一绝了。鹰鹃有LDFXz二亚种,指名亚种(C.s.s.)是候鸟型亚种,在东、南印、孟加拉、泰国、婆罗洲(赤道以南)、菲律宾度冬,夏天繁衍后代於北巴、东北印、尼泊尔、中南半岛、大陆中、南、东的半壁江山以及台湾。另一亚种(C.s.cocki),体型稍小,是留鸟型亚种。马来半岛的山岳、苏门答腊、婆罗洲(赤道以北)、云南、海南岛都有它的芳踪。1999年,台湾除了12月1月2月外,都有鹰鹃出没,而以4、5、6、7月数量较多。在所有分布区,鹰鹃都活动於900~3000公尺的中、高海拔山区。蝶蛾的幼虫是鹰鹃的主食,蟋蟀、蚱蜢、甲虫、蟑螂、蚂蚁、蜘蛛、草莓……是副食品。繁殖期的早晨及太阳下山后(反正就是较凉快的时候),会发出各种三连哨音,说中文的,听作「哭够了、哭够了」(河北方言演绎为“顶水——盆儿”——橘树注),讲洋文的听为「pi-pi-ha」或「brain fe-ver」(头壳烧坏之意)。更麻烦的是,两个亚种的叫声,也有些不同,对鸟人是一大考验。
题目: 介绍杜鹃的台湾鸟文之八——红翅凤头鹃
原文: 冠郭公(Clamator coromandus)
廖耿能
杜鹃亚科12属50种之中,只有凤头鹃属(Clamator)的四种具有羽冠,而冠郭公又是四种之中色彩最亮丽的一种。眼背翼颈喉分别为:红、黑、栗、白、橙五色。冠郭公飞行时,上体呈褐翅黑身2色,非常醒目,故又名红翅凤头鹃。冠郭公为单型种,北印、尼泊尔、华东、华南地区为繁殖大本营;冬季则迁移到印度、斯里兰卡、印尼、马来西亚;北印、中南半岛、海南岛则属留鸟。除尼泊尔为周布普遍外,其他地区数量都是不普遍到稀有
种。1999年4月野柳、澎湖各有一笔纪录;10月四草也有1笔记录。台湾和中国野鸟图鉴皆将之列为迷鸟,不排除升格为稀有春、秋过境鸟的可能。平常多单独或成对活动於平地至2450米的树林间。冬季安静,繁殖期很吵。叫声为「咕、咕、咕」二至三音,非常尖锐,有时会发出类似喜鹊的刺耳叫声。以大型昆虫的幼虫为主食,甲虫、螳螂、蚂蚁、蜘蛛也都吃。产卵於笑鸦、噪鹃(同亚科不同属!)的巢中。求偶三步曲算是「简单型」的:鸣叫、献食、上车。且后两步常是一起进行,算是急色儿也!最后一篇将介绍噪鹃、番鹃(小鸦鹃)、褐翅鸦鹃.
喜鹊并非是候鸟...他是一种属于高山上的杂食鸟类喔
不是。
不是
杜鹃花简介 它出自哪
中国十大名花之一。在所有观赏花木之中,称得上花、叶兼美,地栽、盆栽皆宜,用途最为广泛的。在世界杜鹃花的自然分布中,种类之多、数量之巨,没有一个能与中国杜鹃花匹敌,中国,乃世界杜鹃花资源的宝库!今江西、安徽、贵州以杜鹃为省花,定为市花的城市多达七八个。全世界的杜鹃属物种有900多种,而杜鹃的园艺品种都是由杜鹃原种(Rhododendron simsiiPlanch.)(野生资源)通过杂交或芽变不断选育出来的后代。近一个多世纪来,世界上已有园艺品种近万个。中国从20世纪20-30年代开始从日本欧美等国引进杜鹃进行栽培,也有少量通过杂交培育出一些新品种,如近几年来培育出的“复色仿西鹃”、“笑二乔”、“重瓣紫萼杜鹃”、“紫楼春”、“矮化云锦杜鹃”、“恨天高”以及高山落叶杜鹃杂交种“红蝴蝶”、“紫蝴蝶”、“白蝴蝶”等新品种。杜鹃花分为“五大”品系:即春鹃品系、夏鹃品系、西鹃品系、东鹃品系、高山杜鹃品系。
杜鹃花南方北方都有 原来是生长的山林中 后来被当做观赏的植物逐渐进入人们的生活
杜鹃花又名映山红、山石榴,是一种常绿或平常绿灌木。杜鹃花的得名来自于一个传说,古有杜鹃鸟,日夜哀鸣而咯血,染红遍山的花朵,杜鹃花因此得名。
杜鹃花的花期一般在春季,每簇花有2-6朵,杜鹃花的花冠呈漏斗状,颜色丰富,有红色、淡红、杏红、雪青、白色等。杜鹃花一般生长在海拔500-1200(-2500)米的山地疏灌丛或松林下,杜鹃花还是检验我国中南及西南是否是酸性土的指示性植物。
杜鹃花的价值
药用价值:杜鹃花具有行气活血、补虚,治疗内伤咳嗽,肾虚耳聋,月经不调,风湿等疾病的作用。
观赏价值:杜鹃花因花冠鲜红色,又是著名的花卉植物,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在世界各公园中均有栽培。
杜鹃花的分布地区:中国江西、安徽、贵州以杜鹃花为省花,长沙、无锡、九江、镇江、大理、嘉兴、赣州等城市定为市花的城市多达七八个。
杜鹃花的花期一般在春季,每簇花有2-6朵,杜鹃花的花冠呈漏斗状,颜色丰富,有红色、淡红、杏红、雪青、白色等。杜鹃花一般生长在海拔500-1200(-2500)米的山地疏灌丛或松林下,杜鹃花还是检验我国中南及西南是否是酸性土的指示性植物。
杜鹃花的价值
药用价值:杜鹃花具有行气活血、补虚,治疗内伤咳嗽,肾虚耳聋,月经不调,风湿等疾病的作用。
观赏价值:杜鹃花因花冠鲜红色,又是著名的花卉植物,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在世界各公园中均有栽培。
杜鹃花的分布地区:中国江西、安徽、贵州以杜鹃花为省花,长沙、无锡、九江、镇江、大理、嘉兴、赣州等城市定为市花的城市多达七八个。
介绍杜鹃血
传说杜鹃昼夜悲鸣,啼至血出乃止。常用以形容哀痛之甚。 清 黄遵宪 《近世爱国志士歌》:“草莽臣 正之 ,望阙辄哭谒。眼枯泪未枯,中有杜鹃血。”
【zdic.net 汉 典 网】
【zdic.net 汉 典 网】
望帝化鹃
远古时代的蜀国,第一个称王的,是蚕丛。他曾经教导当地百姓如何养蚕。在蚕丛的带动下,四川的养蚕业逐渐发达起来。蜀字的本义,就是蚕的意思。蚕丛这一族人,眼睛生得很特别,是向上直竖的。他死后,用石棺埋藏,百姓也都仿效他的做法。后人称这种用石棺埋藏的坟,叫丛目人家。蚕丛死了以后,由柏灌当王,然后由www.rixia.cc鱼凫当王。在鱼凫领导下,蜀国百姓的生活不断得到改善。鱼凫后来打猎时得道成仙。关于古代蜀国,人们所知道的,基本上就是这些了。
时间不知不觉地流逝。不知过了多少年,忽然有一个青年男子,叫杜宇的,从天上降了下来,成了蜀国的国王,号望帝。望帝当国王的时候,很关心老百姓的生活,教导老百姓怎样种植庄稼,叮嘱人民要遵循农时,搞好生产。他热爱百姓,因此百姓对他十分拥护。
那时蜀国经常闹水灾。望帝也想尽各种方法来治理水灾,但始终不能从根本上根除水患。有一年,忽然从河里逆流漂来一具男尸。人们见了感到十分惊奇。因为河流上的东西总是顺流而下,怎么这个尸体却是顺流而上?好事者便把这个尸体打捞上来。更令人吃惊的是,尸体刚一打捞上来,便复活了,开口讲话,称自己是楚国人,名叫,因失足落水,从家乡一直漂到这里。这个消息让望帝知道后,望帝便叫人把他叫来想见。两人一见面,便一见如故,谈得十分投机,大有相见恨晚之感觉。望帝觉得鳖灵是个难得的人材,便任命他为蜀国的宰相。
鳖灵到来不久,一场大洪水爆发了。这场洪水之大,和当年尧时候的洪水几乎不相上下。老百姓深受其害,死的死,逃的逃,国家陷入一片混乱。蜀国人口锐减了百分之六七十。鳖灵受望帝的委任,担任治理洪水的任务。在治水上,鳖灵显示出过人的才干。他带领民众治理洪水,打通了巫山,使水流从蜀国流到长江。这样,使水患得到解除,蜀国人民又可以安居乐业了。鳖灵在治水上立下了汗马功劳,杜宇十分感谢,便自愿把王位禅让给鳖灵,鳖灵受了禅让,号称开明帝,又叫丛帝。望帝死后,灵魂化成杜鹃。他生前爱护人民,死了仍然惦念百姓的生活,每到清明、谷雨、立夏、小满,就飞到田间一声声地鸣叫。人们听见这种声音,都说:这是我们的望帝杜宇啊!于是相互提醒:是时候了,快播种吧。或者说:是时候了,快插秧吧。人们因此又把杜鹃叫做知更鸟、催工鸟。
杜宇传帝位给鳖灵,鳖灵把帝位传给自己的子孙。后来,他们又把首都迁移到成都。当时强大的秦国,常想吞灭蜀国。但是蜀国地势险要,蜀话说,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军队不容易通行,硬攻显然不是办法。三国演义中,邓艾军队进攻蜀国,也是用偷袭才得手的。狡猾的秦惠王便想出一条妙计:叫人作了五头石牛,每天在石牛屁股后面摆上一堆金子,谎称石牛是金牛,每天能拉一日夏养花网堆金子。贪婪的蜀王听到这个消息,想要得到这些所谓的金牛,便托人向秦王索求,秦王马上答应了。但是石牛很重,怎么搬取?当时蜀国有五个大力士,力大无比,叫五丁力士。蜀王就叫他们去凿山开路,把金牛拉回来。五丁力士好不容易开出一条金牛路,拉回这些所谓的金牛,回到成都,才发现他们不过是石牛,方知上当受骗。蜀王后来托人狠狠地骂了秦国国君言而无信,并把这些石牛运回秦国。秦王说听讲金牛道已打通,十分高兴。但十分觊讳五丁力士,因为其力无穷,不敢马上进攻。于是又生出一计,托人向蜀王讲:金牛是没有,但是我们有五个天仙似的小姑娘,比金子还珍贵,如果蜀国国王要的话,愿意无私奉献。秦王的本意,想用美女计,来迷惑蜀国国王。美女计,比三十六计还灵,英雄难过美人关。蜀王本是好色之徒,听了以 后,欣喜若狂。再次叫五大力士到秦国去一趟,要他们把五位美女及早接回来。五丁力士带着五位美女回家路上,经过梓潼这个地方,忽然看到一条大蛇正向一座山洞钻去。五丁力士中的一位,赶紧跑过去抓住它的尾巴,一个劲地往外拉,企图把蛇杀死,为民除害。但蛇很大,一个人拖不动,于是五个兄弟一起过来。这时蛇头已进入洞内,蛇尾巴正在洞口。他们几人联合用手技去拖蛇的尾巴。过了一段时间。巨蛇才一点点地从山洞里拖了出来,弟兄们十分高兴。忽然妖风作怪,只听到一声巨响,地动山摇,大山崩塌下来,耍那间五个壮士和五个美女都被压死了,化为血泥,一座大山化为五座峰岭!蜀国国王听了这个消息,悲痛欲绝。他是做梦也想得到这五位美女,供他寻欢作乐啊。他亲自登临这五座山,进行厚颜无耻的悼念,并且命名这五座山为五妇 ,至于死了五位壮士,却一点也不心疼。人民对这个昏君的行为十分看不惯,他们们十分热爱这五大力士,便称这五座山为五丁 。
秦王听说五丁壮士已死,蜀道已通,知道进攻蜀国的时机已经成熟,不由得心花怒放,就派大军从金牛道进攻蜀国,很快便消灭了蜀国,并把蜀王杀死了。这时那望帝魂灵变化成的杜鹃鸟,眼见故国灭亡,内心十分痛苦,每当桃花盛开之际,便一声声地叫喊着;不如归去,不如归去。蜀国人民一听到这个声音,就知道他们的国君又在思念自己的故国了。
以上这些传说,在李白的《蜀道难》诗歌中有所反映:噫吁戏,危呼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茫。尔来四万八千岁,乃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勾连。
关于望帝化杜鹃,还有多种传说。下面再补充两种传说:一、鳖灵治水期间,望帝在家和鳖灵的妻子私通。鳖灵治水成功回家后,望帝感到对不起鳖灵,心中非常惭愧,才跑到深山里去隐居。后来死了,灵魂就化做杜鹃鸟。望帝尽管有一些缺点,但他爱人民,其总体上说,是一位好国君。人民一听到杜鹃的叫声,就联想到望帝生前的好处来,自然就感到杜鹃的叫声充满着悲哀。二、鳖灵治水不功,望帝把帝位让给他,自己隐居在西山。而鳖灵却趁机占有了望帝的妻子。望帝听到这个消息,内心十分痛苦。但鳖灵大权在手,望帝对付不过他,无可奈何,只有一天到头悲愤、哀泣而已。后来,杜宇临死时,嘱咐西山的杜鹃说:杜鹃鸟,你叫吧,把我的心情,叫给人民听吧。从此,杜鹃就飞在蜀国境内,日夜哀鸣,直到它的口中流血。
后人对于望帝,批评的少,同情的多。因为无论如何,望帝在爱情上,是个失败者。而且又有丧国之恨。李商隐: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这首诗主要叙述望帝在爱情上很不得意。他与他心爱的人,无法相聚,只好借助杜鹃声声,表达自己对情人无限的思念。
远古时代的蜀国,第一个称王的,是蚕丛。他曾经教导当地百姓如何养蚕。在蚕丛的带动下,四川的养蚕业逐渐发达起来。蜀字的本义,就是蚕的意思。蚕丛这一族人,眼睛生得很特别,是向上直竖的。他死后,用石棺埋藏,百姓也都仿效他的做法。后人称这种用石棺埋藏的坟,叫丛目人家。蚕丛死了以后,由柏灌当王,然后由www.rixia.cc鱼凫当王。在鱼凫领导下,蜀国百姓的生活不断得到改善。鱼凫后来打猎时得道成仙。关于古代蜀国,人们所知道的,基本上就是这些了。
时间不知不觉地流逝。不知过了多少年,忽然有一个青年男子,叫杜宇的,从天上降了下来,成了蜀国的国王,号望帝。望帝当国王的时候,很关心老百姓的生活,教导老百姓怎样种植庄稼,叮嘱人民要遵循农时,搞好生产。他热爱百姓,因此百姓对他十分拥护。
那时蜀国经常闹水灾。望帝也想尽各种方法来治理水灾,但始终不能从根本上根除水患。有一年,忽然从河里逆流漂来一具男尸。人们见了感到十分惊奇。因为河流上的东西总是顺流而下,怎么这个尸体却是顺流而上?好事者便把这个尸体打捞上来。更令人吃惊的是,尸体刚一打捞上来,便复活了,开口讲话,称自己是楚国人,名叫,因失足落水,从家乡一直漂到这里。这个消息让望帝知道后,望帝便叫人把他叫来想见。两人一见面,便一见如故,谈得十分投机,大有相见恨晚之感觉。望帝觉得鳖灵是个难得的人材,便任命他为蜀国的宰相。
鳖灵到来不久,一场大洪水爆发了。这场洪水之大,和当年尧时候的洪水几乎不相上下。老百姓深受其害,死的死,逃的逃,国家陷入一片混乱。蜀国人口锐减了百分之六七十。鳖灵受望帝的委任,担任治理洪水的任务。在治水上,鳖灵显示出过人的才干。他带领民众治理洪水,打通了巫山,使水流从蜀国流到长江。这样,使水患得到解除,蜀国人民又可以安居乐业了。鳖灵在治水上立下了汗马功劳,杜宇十分感谢,便自愿把王位禅让给鳖灵,鳖灵受了禅让,号称开明帝,又叫丛帝。望帝死后,灵魂化成杜鹃。他生前爱护人民,死了仍然惦念百姓的生活,每到清明、谷雨、立夏、小满,就飞到田间一声声地鸣叫。人们听见这种声音,都说:这是我们的望帝杜宇啊!于是相互提醒:是时候了,快播种吧。或者说:是时候了,快插秧吧。人们因此又把杜鹃叫做知更鸟、催工鸟。
杜宇传帝位给鳖灵,鳖灵把帝位传给自己的子孙。后来,他们又把首都迁移到成都。当时强大的秦国,常想吞灭蜀国。但是蜀国地势险要,蜀话说,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军队不容易通行,硬攻显然不是办法。三国演义中,邓艾军队进攻蜀国,也是用偷袭才得手的。狡猾的秦惠王便想出一条妙计:叫人作了五头石牛,每天在石牛屁股后面摆上一堆金子,谎称石牛是金牛,每天能拉一日夏养花网堆金子。贪婪的蜀王听到这个消息,想要得到这些所谓的金牛,便托人向秦王索求,秦王马上答应了。但是石牛很重,怎么搬取?当时蜀国有五个大力士,力大无比,叫五丁力士。蜀王就叫他们去凿山开路,把金牛拉回来。五丁力士好不容易开出一条金牛路,拉回这些所谓的金牛,回到成都,才发现他们不过是石牛,方知上当受骗。蜀王后来托人狠狠地骂了秦国国君言而无信,并把这些石牛运回秦国。秦王说听讲金牛道已打通,十分高兴。但十分觊讳五丁力士,因为其力无穷,不敢马上进攻。于是又生出一计,托人向蜀王讲:金牛是没有,但是我们有五个天仙似的小姑娘,比金子还珍贵,如果蜀国国王要的话,愿意无私奉献。秦王的本意,想用美女计,来迷惑蜀国国王。美女计,比三十六计还灵,英雄难过美人关。蜀王本是好色之徒,听了以 后,欣喜若狂。再次叫五大力士到秦国去一趟,要他们把五位美女及早接回来。五丁力士带着五位美女回家路上,经过梓潼这个地方,忽然看到一条大蛇正向一座山洞钻去。五丁力士中的一位,赶紧跑过去抓住它的尾巴,一个劲地往外拉,企图把蛇杀死,为民除害。但蛇很大,一个人拖不动,于是五个兄弟一起过来。这时蛇头已进入洞内,蛇尾巴正在洞口。他们几人联合用手技去拖蛇的尾巴。过了一段时间。巨蛇才一点点地从山洞里拖了出来,弟兄们十分高兴。忽然妖风作怪,只听到一声巨响,地动山摇,大山崩塌下来,耍那间五个壮士和五个美女都被压死了,化为血泥,一座大山化为五座峰岭!蜀国国王听了这个消息,悲痛欲绝。他是做梦也想得到这五位美女,供他寻欢作乐啊。他亲自登临这五座山,进行厚颜无耻的悼念,并且命名这五座山为五妇 ,至于死了五位壮士,却一点也不心疼。人民对这个昏君的行为十分看不惯,他们们十分热爱这五大力士,便称这五座山为五丁 。
秦王听说五丁壮士已死,蜀道已通,知道进攻蜀国的时机已经成熟,不由得心花怒放,就派大军从金牛道进攻蜀国,很快便消灭了蜀国,并把蜀王杀死了。这时那望帝魂灵变化成的杜鹃鸟,眼见故国灭亡,内心十分痛苦,每当桃花盛开之际,便一声声地叫喊着;不如归去,不如归去。蜀国人民一听到这个声音,就知道他们的国君又在思念自己的故国了。
以上这些传说,在李白的《蜀道难》诗歌中有所反映:噫吁戏,危呼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茫。尔来四万八千岁,乃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勾连。
关于望帝化杜鹃,还有多种传说。下面再补充两种传说:一、鳖灵治水期间,望帝在家和鳖灵的妻子私通。鳖灵治水成功回家后,望帝感到对不起鳖灵,心中非常惭愧,才跑到深山里去隐居。后来死了,灵魂就化做杜鹃鸟。望帝尽管有一些缺点,但他爱人民,其总体上说,是一位好国君。人民一听到杜鹃的叫声,就联想到望帝生前的好处来,自然就感到杜鹃的叫声充满着悲哀。二、鳖灵治水不功,望帝把帝位让给他,自己隐居在西山。而鳖灵却趁机占有了望帝的妻子。望帝听到这个消息,内心十分痛苦。但鳖灵大权在手,望帝对付不过他,无可奈何,只有一天到头悲愤、哀泣而已。后来,杜宇临死时,嘱咐西山的杜鹃说:杜鹃鸟,你叫吧,把我的心情,叫给人民听吧。从此,杜鹃就飞在蜀国境内,日夜哀鸣,直到它的口中流血。
后人对于望帝,批评的少,同情的多。因为无论如何,望帝在爱情上,是个失败者。而且又有丧国之恨。李商隐: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这首诗主要叙述望帝在爱情上很不得意。他与他心爱的人,无法相聚,只好借助杜鹃声声,表达自己对情人无限的思念。
似血杜鹃(学名:rhododendron
haematodes
franch.):常绿小灌木,高1.5-3米;树皮灰白色;幼枝粗壮,密被浅锈色绒毛。叶革质,长圆形至倒卵形。上面亮深绿色,下层毛被白色。顶生伞形花序,有花6-8朵;花冠管状钟形,肉质,长3-5厘米,直径3.5-4厘米,
深红色至紫红色,内面基部有5枚深色的蜜腺囊,裂片5,近于圆形。蒴果圆球状椭圆形,有肋纹,密被红锈色绒毛。花期5-6月,果期8-9月。生于海拔3200-4000米的高山灌丛中或山顶及溪谷中。产中国云南西部。可以植于庭园中的针叶林下、石山坡上或阴湿灌丛中及草坪上,盛花时节极为美观。该物种因花朵美丽,颜色鲜艳,有人工栽培,是多种杂交品种的母本,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概述图片参考资料来源:1)
haematodes
franch.):常绿小灌木,高1.5-3米;树皮灰白色;幼枝粗壮,密被浅锈色绒毛。叶革质,长圆形至倒卵形。上面亮深绿色,下层毛被白色。顶生伞形花序,有花6-8朵;花冠管状钟形,肉质,长3-5厘米,直径3.5-4厘米,
深红色至紫红色,内面基部有5枚深色的蜜腺囊,裂片5,近于圆形。蒴果圆球状椭圆形,有肋纹,密被红锈色绒毛。花期5-6月,果期8-9月。生于海拔3200-4000米的高山灌丛中或山顶及溪谷中。产中国云南西部。可以植于庭园中的针叶林下、石山坡上或阴湿灌丛中及草坪上,盛花时节极为美观。该物种因花朵美丽,颜色鲜艳,有人工栽培,是多种杂交品种的母本,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概述图片参考资料来源:1)
文章标签:
本文标题: 介绍一下杜鹃鸟
本文地址: http://www.rixia.cc/wenda/38532.html
上一篇:粉色杜鹃花有毒吗
下一篇:杜鹃花的叶子为什么有两种颜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