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夏养花网

您好,欢迎访问日夏养花网,我们的网址是:http://www.rixia.cc

写牡丹花的诗(整首诗)

2020-09-02 13:01:24 分类:养花问答 来源: 日夏养花网 作者: 网络整理 阅读:146

写牡丹花的诗(整首诗)

红牡丹 王维
    
   绿艳闲且静,红衣浅复深。
   花心愁欲断,春色岂知心。 
    
  白牡丹 韦庄
    
  闺中莫妒新妆妇, 陌上须惭傅粉郎。
  昨夜月明浑似水, 入门唯觉一庭香。吉祥寺花将落而陈述古期不至 苏轼
    
今岁东风巧剪裁, 含情只待使君来。
  对花无语花应恨, 直恐明年花不开。
 
    
  惜牡丹花二首 白居易
  惆怅阶前红牡丹, 晚来唯有两枝残。
  明朝风起应吹尽, 夜惜衰红把火看。
  寂寞萎红低向雨, 离披破艳散随风。
  晴明落地犹惆怅, 何况飘零泥土中。
    
  牡丹吟 邵雍
    
   牡丹花品冠群芳,况是期间更有王。
  四色变而成百色,百般颜色百般香。唐朝殷文圭诗:迟开都为让群芳,贵地栽成对玉堂。红艳袅烟疑欲语,素华映月只闻香。剪裁偏得东风意,淡薄似矜西子妆。雅称花中为首冠,年年长占断春光。
李孝光《牡丹》
富贵风流拔等伦,百花低首拜芳尘。画栏绣幄围红玉,云锦霞裳涓翠茵。天是有各能盖世,国中无色可为邻。名花也自难培植,合费天工万斛春。牡丹 薛涛
去春零落暮春时,泪湿红笺怨别离。常恐便同巫峡散,因何重有武陵期?
传情每向馨香得,不语还应彼此知。只欲栏边安枕席,夜深闲共说相思。
清平调 李白(唐)
一枝红艳露凝香, 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官谁得似, 可怜飞燕倚红妆。  题御笔牡丹 王国维(清)
摩罗西域竟时妆, 东海樱花侈国香。阅尽大千春世界, 牡丹终古是花王。

  牡 丹 唐皮日休
落尽残红始吐芳,佳名唤作百花王。 竞夸天下无双艳,独立人间第一香。 牡丹诗 唐 李正凡
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 丹景春醉容, 明月问归期。 赏牡丹 唐 徐凝
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颖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朝霞。 牡 丹 白居易
绝代只西子,众芳惟牡丹。月中虚有桂,天上漫夸兰。夜濯金波满,朝倾玉露残。

性应轻菡萏,根本是琅玕。夺目霞千片,凌风绮一端。稍宜经宿雨,偏觉耐春寒。

见说开元岁,初令植御栏。贵妃娇欲比,待女妒羞看。巧类鸳机织,光攒麝月团。

暂移公子第,还种杏花坛。豪士倾囊买,贫儒假乘观。叶藏梧际凤,枝动镜中鸾。

似笑宾初至,如愁洒欲阑。诗人忘芍药,释子愧梅檀。酷烈宜名寿,姿容想姓潘。

素光翻鹭羽,丹艳赩鸡冠。燕拂惊还语,蜂贪困未安。倘令红脸笑,兼解翠眉攒。

少长呈连萼,骄矜寄合欢。息肩移九轨,无胫到千官。日曜香房拆,风披蕊粉干。

好酬青玉案,称贮碧水盘。譬要连城与,珠堪十斛判。更思初甲坼,那得异泥蟠。

骚咏应遗恨,农经只略刊。鲁班雕不得,延寿笔将殚。醉客同攀折,佳人惜犯干。

始知来苑囿,全胜在林峦。泥滓常浇洒,庭除又绰宽。若将桃李并,更觉效颦难。牡丹 唐 张又新 七绝
牡丹一朵值千金,将谓从来色最深。
今日满栏开似雪,一生辜负看花心。 郡庭一作伯惜牡丹 唐 徐夤
肠断东风落牡丹,为祥为瑞久留难。
青春不驻堪垂泪,红艳已空犹倚栏。
积藓下销香蕊尽,晴阳高照露华干。
明年万叶千枝长,倍发芳菲借客看。 牡丹 唐 李山甫 七律
邀勒春风不早开,众芳飘后上楼台。数苞仙艳火中出,一片异香天上来。晓露精神妖欲动,暮烟情态恨成堆。
知君也解相轻薄,斜倚阑干首重回。江城子 牡丹 元 段克己百花飞尽彩云空。 牡丹丛。 始潜红。 培养经年, 造化夺天功。脉脉向人娇不语, 晨露重, 洗芳容。却疑身在列仙宫。 翠帷重。 瑞光融。 烁烁红灯, 间错绿蟠龙。醉里天香吹欲尽, 应有悟, 夜来风。 牡丹花 唐 罗隐 七律
似共东风别有因,绛罗高卷不胜春。若教解语应倾国,任是无情亦动人。芍药与君为近侍,芙蓉何处避芳尘。
可怜韩令功成后,辜负秾华过此身。刘上舍以诗送牡丹并酒和之二首
宋 杜范
纷纷万卉委泥沙,独殿春风自一家。
珍重白衣相问劳,醉吟佳句醉看花。 辛弃疾 鹧鸪天 祝良显家牡丹 浓紫深黄一画图,中间更有玉盘盂。先栽悲翠装成盖,更点胭脂染透酥。
香潋滟、锦模糊,主人长得醉工夫。莫携弄玉栏边去,羞得花枝一朵无。 文彦博 诗谢留守王宣徽远赐牡丹 姚黄左紫状元红,打剥栽培久用功。采折乍经徽雨后,缄封仍在小奁中。
勤勤赏玩倾兰醑,漠漠馨香逐惠风。犹恐花心怀旧土,戴时频与望青嵩。 司马光 和君贶寄河阳侍中牡丹
真宰无私妪煦同,洛花何事占全功?山河势胜帝王宅,
寒暑气和天地中。尽日王盘堆秀色,满城绣毂走香风。 欧阳修 渔家傲 三月清明开婉娩, 晴川祓禊归来晚。 况是踏青来处远,
犹不倦,秋千别闭深庭院。 更值牡丹开欲遍, 酴酴压架清香散。
花底一尊谁解劝。 增眷恋。东风回晚无情绊。 王禹 朱红牡丹
渥丹容貌著霓裙, 何事僧轩此一株。 应是吴宫歌舞罢, 西施因醉误施朱。 王安石 牡丹 红花未开如婉娩,紫襄犹结想芳菲。 此花似欲留人住,山鸟无端劝我归。 依韵和尚书再赠牡丹花 唐 徐夤 烂银基地薄红妆,羞杀千花百卉芳。
紫陌昔曾游寺看,朱门今在绕栏望。
龙分夜雨资娇态,天与春风发好香。
多著黄金何处买,轻桡挑过镜湖光。 洛阳牡丹图
欧阳修

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我昔所记数十种,于今十年半忘之。
开图若见故人面,其间数种昔未窥。客言近岁花特异,往往变出呈新枝。
洛人惊夸立名字,买种不复论家资。比新较旧难优劣,争先檀价各一时。
当时绝品可数者,魏红窈窕姚黄肥。寿安细叶开尚少。朱砂玉版人未知。
传闻千叶昔未有,只从左紫名初驰。四十年间花百变。最后最好潜溪绯。
今花虽新我未识,未信与旧谁妍媸。当时所见己云绝。岂有更好此可疑。
古称天下无正色,似恐世好随时移。鞓红鹤翎岂不美,敛色如避新来姬。
何况远说苏与贺,有类后世夸嫱施。造化无情疑一概,偏此著意何其私。
又疑人心愈巧伪,天欲斗巧穷精微。不然元化朴散久,岂特近岁尤浇漓。
争新斗丽若不已,更后百载知何为。但令新花日愈好。惟有我老年年衰。 清平乐 李白

  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椅栏杆。  春半雨寒牡丹殊无消息
杨万里

今岁芳菲未尽忙,去年二月牡丹香。寒暄不足春光晚,荣落尽迟花命长。 才一两朝晴炫野,又三四阵雨鸣廊。对江魏紫拳如蕨,而况姚家进御黄。 牡丹芳
白居易

牡丹芳,牡丹芳,黄金蕊绽红玉房。千片赤英霞烂烂,百枝绛点灯煌煌。
照地初开锦绣段,当风不结兰麝囊。仙人琪树白无色,王母桃花小不香。
宿露轻盈泛紫艳,朝阳照耀生红光。红紫十色间深浅,向背万态随低昂。
映叶多情隐羞面,臣丛无力含醉妆。低娇笑容疑掩口,凝思怨人如断肠。
秾姿贵彩信奇绝,杂卉乱花无比方。石竹金钱何细碎。芙蓉芍药苦寻常。
遂使王公与卿士,游花冠盖日相望。庳车软舆贵公主,香衫细马豪家郎。
卫公宅静闭东院,西明寺深开北廊。戏蝶双舞看人久,残莺一声春日长。
共悉日照芳难驻,仍张帷幕垂阴凉。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
三代以还文胜质,人心重华不重实。重华直至牡丹芳,其来有渐非今日。
元和天子忧农桑,恤下动天天降祥。去年嘉禾生九穗。田中寂寞无人至。
今年瑞麦分两岐,君心独喜无人知。无人知,可叹息。
少我愿暂求造化力,减却牡丹妖艳色。少卿干爱花心,同似事君忧稼穑。 《浣溪沙》韦庄 清晓妆成寒食天,柳球斜袅间花钿,卷帘直出画堂前。
指点牡丹初绽朵,日高犹自凭朱栏,含颦不语恨春残。 《回中牡丹为雨所败二首》李商隐
   其一
下苑他年未可追,西州今日忽相期。水亭暮雨寒犹在,罗荐春香暖不知。
舞蝶殷勤收落蕊,佳人惆怅卧遥帏。章台街里芳菲伴,且问宫腰捐几枝。
    其二
浪笑榴花不及春,先期零落更悉人。玉盘迸泪伤心数,锦瑟惊弦破梦频。
万里重阴非旧圊,一年生意属流尘。前溪舞罢君回顾,并觉今朝粉态新。  赏牡丹一首 刘禹锡
    
   庭前芍药妖无格, 池上芙蕖净少情。
   惟有牡丹真国色, 花开时节动京城。

唐代写牡丹的诗

1、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出装唐代:刘禹锡《赏牡丹》

释义:

庭院中的芍药花艳丽虽艳丽,但格调不高;池面上的荷花明净倒是明净,却缺少热情。

只有牡丹才是真正的天姿国色,到了开花的季节引得无数的人来欣赏,惊动了整个京城。

2、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

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朝霞。——出自:唐代 徐凝《牡丹》

释义:

有哪个人不喜欢牡丹花呢,盛开时独占了城中的美景。

莫不是洛水女神在那里翩舞吧,千娇万态如同灿烂的朝霞飞腾。

3、锦帏初卷卫夫人,绣被犹堆越鄂君。

垂手乱翻雕玉佩,折腰争舞郁金裙。

石家蜡烛何曾剪,荀令香炉可待熏。

我是梦中传彩笔,欲书花叶寄朝云。——出自:唐代李商隐《牡丹》

释义:

织锦的帘帷刚刚卷起,是美艳的卫夫人;丝绣的褥被还堆拥着,是俊秀的越鄂君。

既像在垂手而舞,雕玉佩饰正零乱翻动;又像在弯腰而舞,郁金裙子正争相回旋。

它像石崇家的蜡烛,哪须常把烛芯剪去?它像荀令君的体肤,岂用香炉细细染熏?

我是诗人江淹,在梦中得到了那支彩笔,想把清丽的词句,题在花叶上寄给朝云。

扩展资料

《牡丹》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七律。此诗借咏牡丹抒发诗人对意中人的爱慕、相思之情,借绝色艳姝来比拟,以花写人,并暗示意念中的情人如花似玉。

首联结合典故描绘了一幅单株牡丹的特写图,颔联展示牡丹随风摇曳时的绰约丰姿,颈联具体地描写了牡丹的色香,尾联反用梦中传彩笔之典表明诗人心摇神荡的兴奋激动之情。全诗构思巧妙,借物比人,又以人拟物,明写牡丹,暗颂佳人,一实一虚,别具一格。

牡丹在我国被誉为“国花”、“国色天香”、和“花中之王”,在世界上也负有fJzTcy盛名。

牡丹花,娇艳多姿 ,雍容大方,富丽堂皇。自古以来引起许多骚人墨客的讴歌、赞美,是很自然的。据初步收集,历代文人专写牡丹的诗词就有四百余首。其中,以唐、宋两朝为最多,共一百三十多人,二百七十余首。包括象王维、李白、李贺、韩愈、刘禹锡、白居易、温庭筠、李商隐、欧阳修、苏轼、黄庭坚、陆游、辛弃疾等一些很著名的诗人在内。仅苏轼一人,就有三十多首。金元明三代,六十余人,九十多首。清代,三十多人,五十余首。近代和当代文人,也写了不少咏牡丹的诗。

唐朝殷文圭诗:

迟开都为让群芳,贵地栽成对玉堂。

红艳袅烟疑欲语,素华映月只闻香。

剪裁偏得东风意,淡薄似矜西子妆。

雅称花中为首冠,年年长占断春光。

李孝光的《牡丹》诗,颇能表达人们对牡丹的赞美之情:

富贵风流拔等伦,百花低首拜芳尘。

画栏绣幄围红玉,云锦霞裳涓翠茵。

天是有各能盖世,国中无色可为邻。

名花也自难培植,合费天工万斛春。

徐夤在《郡庭惜牡丹》中,那对人生短暂、青春不驻的感叹,更是动人:

断肠东风落牡丹,为祥为瑞久留难。

青春不驻堪垂泪,红艳已空犹倚栏。

更多

http://www.ishici.com/

搜索牡丹 可找到相关诗词308首
迟开都为让群芳,贵地栽成对玉堂。

红艳袅烟疑欲语,素华映月只闻香。

剪裁偏得东风意,淡薄似矜西子妆。

雅称花中为首冠,年年长占断春光.
盛世花魁——小品唐诗中的牡丹

“若教解语应倾城,任是无情也动人。”

——罗隐《牡丹诗》

相传,唐明皇李隆基在太液池畔宴赏千叶白莲,当参加宴会的群臣对着盛开的莲花赞不绝口时,玄宗皇帝却指着宠妃杨玉环说:“怎如我这解语花呢!”传为一段风流韵事,赏玩佳话。唐朝诗人罗隐借其意而反用之,以人喻花,极富诗情,《牡丹诗》中此联成为咏牡丹的名句,历来脍炙人口。

鲜花美人,互为比附,通观古今中外,概莫能外。英国大博物学家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说:“花是自然界最美丽的产物。”①花儿以其鲜艳靓丽的色彩,柔美多姿的形态,浓淡各异的馨香,常使人们将其与人间女子的阴柔之美联系起来,而这种共性美的发现和认同,正是人花互喻的美学基石,并成为世界文学中屡屡运用的描摹手法。

然而,在世界历史上,没有哪个族群像中国古人那样,对于花卉的赞赏,并不单单满足于人花互喻的表象比拟,而是更进一步,在审美观照中,将花卉视为一种高级的活物,是内蕴生命力和灵魂的生灵;在中国历史上,也没有哪个时代的人们像唐人一样,对花卉尤其是牡丹显露出如此澎湃的激赏和热情,从日常生活逻辑到文学思维各个层次,传达着统一而鲜明的美学好尚。

牡丹原产我国,是一种比较耐寒的花木,南北各地均有分布,而为江淮流域的栽培最为适宜。吴中俗谚云:“谷雨三朝看牡丹。”谷雨一至,牡丹盛开。“洛花以谷雨为开候。”②因此牡丹亦别称谷雨花。

牡丹作为花名的来历众说纷纭。晋人崔豹《古今注》称:“芍药有二种,有草芍药,有木芍药,木者花大而色深,俗呼为牡丹。”唐人段式成《芦陵官下记》称:“牡丹,前史无说处,微《谢康乐集》中言:‘竹间水际多牡丹。’”③故此,后人认为“牡丹初无名,依芍药得名,故其初曰木芍药。”④据此推论,南北朝时期牡丹已作为观赏花卉进入人们视野。

牡丹成为名贵的观赏花卉,始于隋朝盛于唐朝:高宗皇帝曾召宴群臣共赏双头牡丹;武则天下令移植河西精舍的牡丹佳品至内廷……帝王知遇、朝野推重,令牡丹的身价扶摇直上。《唐国补史》载:“京城贵游尚牡丹三十余年矣。每暮春,车马若狂,以不耽玩为耻……”。大和、开成间,唐文宗探问京城中谁为咏牡丹第一,左右答曰,中书舍人李正封。其牡丹诗有“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句,传颂一时,是以牡丹又有了“国色天香”美誉。“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刘禹锡《赏牡丹》)在唐代牡丹就已被推崇到"国花"的地位,以其国色天香赢得唐代人的喜爱。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⑤在诗人们的笔下,牡丹花的千种神态,万般风姿,一写尽然。据不完全统计,仅《全唐诗》中就收录了五十多位作家的一百多首吟咏牡丹的诗歌。这些诗歌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上都有很高的成就,丰富和发展了我国的咏物诗创作。

开元中,皇宫内兴庆池东沉香阁前牡丹盛开,玄宗与杨玉环乘夜游玩,诏翰林学士李白赋诗助兴,遂成千古绝唱《清平调》三章: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

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栏杆。

这组诗一共写了三首,其中第一首最为出色。而这其中最令人拍案叫绝的又是一开始的“云想衣裳花想容”。所有立意、构思都是从这一句实际逐渐展开的。句中两个“想”字,化实为虚,虚实结合,把唐玄宗此时最为得意的“名花”与“爱妃”非常巧妙地联系起来,天上那多姿的彩云,犹如贵妃翩翩的霓裳,而眼前娇艳无比的牡丹,恰似贵妃的花容月貌,盛开的牡丹和美艳的妃子,正所谓是“国色天香”,就这样被李白轻而易举地用短短的七个字,一行诗天衣无缝地联系在一起,真是遐想联翩,妙不可言。

我个人非常地推崇李白,我以为李白对于汉语文学的意义甚至超越了莎士比亚对于英语文学的意义:李白是旷古烁今的伟大诗才,更有光耀千古的伟大心灵。

李白就是盛唐的标记,是中国传统文化和精神中最具有创造力和振奋度的一面旗帜。以李白为代表的盛唐诗人的心灵至少在三个向度上极为活跃地敞开着:一是通向生命自身的纵深度,二是面向人生现实的宏阔度,三是走向自然大化的广fJzTcy远度。全方位的敞开造就了宏阔博大而又丰富敏锐的心灵空间,积极健康的心态又为诗人心灵与视野中的意识和存在照进明朗的亮色,故可以说盛唐诗人的心灵敞而且亮.盛唐诗歌的文本与意指对象之间融合无间地敞开着,透彻玲珑的文本使敞亮的心灵得到了敞亮的表现。

诚然,我认为牡丹的气质最能够代表盛唐气象,但是纵观诗史长河,盛唐之后吟咏牡丹的诗篇汗牛充栋,佳作亦是层出不穷,这在某种程度上与其说是诗歌咏物传统的继承,毋宁说是时人对于牡丹审美的再发现。中唐诗人首推白居易,其中一篇《牡丹芳》:

牡丹芳,牡丹芳,黄金蕊绽红玉房。

千片赤英霞灿灿,百枝绛点灯煌煌。

照地初开锦绣缎,当风不结兰麝囊。

仙人琪树白无色,王母桃花小不香。

宿露轻盈泛紫艳,朝阳照耀生红光。

红紫二色间深浅,向背万态随低昂。

映叶多情隐羞面,卧丛无力含醉妆。

低娇笑容疑掩口,凝思怨人如断肠。

浓姿贵彩信奇绝,杂卉乱花无比方。

石竹金钱何细碎,芙蓉芍药苦寻常。

在白居易的笔下,诗人描写牡丹时,并不是单一的采用某一种艺术手法,而是综合性地多样化地把各种艺术手法融合在一起,多方面、多侧面地状摹出牡丹的美丽,极尽体物之妙,借以传达诗人心中的思想感情。丰富的想象,大胆的夸张,巧妙的拟人等等:丰富的想象要通过大胆的夸张,巧妙的拟人来达到,而大胆的夸张中又包含着巧妙的拟人,巧妙的拟人中也包含着大胆的夸张,它们之间几乎是不可分的。融各种艺术手法于一炉,使这首诗犹如一幅国画,工笔之处细腻,写意之处驰骋,把牡丹花的丰姿神韵韵,尽行托出,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但是诗人并没有完全陶醉在牡丹花的美妙之中,他透过牡丹繁盛的表面现象,敏锐地发现其背后隐藏着的社会问题,通过诗歌表达了他对劳动人民困苦生活的同情、对社会黑暗现状的沉痛思考。《秦中吟》之十《买花》:

帝城春欲暮,喧喧车马度。共道牡丹时,相随买花去。

贵贱无常价,酬直看花数。灼灼百朵红,戋戋五束素。

上张幄幕庇,旁织巴篱护。水洒复泥封,移来色如故。

有一田舍翁,偶来买花处。低头独长叹,此叹无人喻。

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 ……………

唐代五十多位吟咏牡丹诗歌的作者,大多属于中唐以后的诗人。以白居易为代表的诗人群体,在唐朝中后期社会矛盾日趋势尖锐复杂的形势下,在新乐府运动的影响下,继承了由《诗经》《楚辞》发展而来的咏物诗的优良传统,在创作中表现出现实主义的倾向。与http://www.rixia.cc盛唐对于牡丹赞美迥异,中唐诗人更多的是通过面向社会底层群体的创作,在自己的作品中表达对于社会黑暗的鞭挞和斥责,自然也有一股无奈和懊丧流露在字里行间。此处的牡丹不再是“国色天香”,千娇百媚的奇赏,这在某种程度上标志着盛唐精神的衰落无可挽回,同时也挖掘到了牡丹描写的另外一面。纵然无法重拾盛唐气象,诗人们手中厚重的诗篇、沉郁的感情,对于社会发自肺腑的责任和道义感,仍然在诗歌历史上焕发着人性永恒的光芒。

对于牡丹的歌咏,到了晚唐涌现出另一批诗fJzTcy人。唐人吟咏牡丹之作,在艺术上还有很多特色,晚唐诗人表现的手法与内容截然不同于盛唐的气魄和中唐的悲重,诗歌转而成为个人感情的寄托和表达。这固然与晚唐时代的一些代表诗人的个人性格联系密切,更是唐王朝从开元盛世的巅峰陡然跌落到淋漓乱世的时代背景,是诗人或被迫或自愿地退回内心世界的必然。

在我搜集整理材料的过程中,我发现与牡丹最具渊源的既非李白,亦非乐天,而是唐代另一位个性颇具的奇才:李商隐。几乎与所有伟大诗人一样,李商隐一生命运曲折起伏,从诗人吟咏牡丹的众多诗歌中,草蛇灰线之间,传达出诗人在不同时期的境遇与心情,亦是对于牡丹另一种解读。

李商隐十七岁就以文才受到令狐楚的赏识,被聘请到令狐楚的幕府里作官,受到令狐楚的指点,学习做奏章。这个时候李商隐正是人生得意,风华正茂。当他看到盛开的牡丹,想到令狐楚对他的栽培,挥笔写下了一首七律《牡丹》诗:

绵帏初卷卫夫人,绣被犹堆越鄂君。

垂手乱翻雕玉佩,折腰争舞郁金裙。

石家蜡烛何曾剪,荀令香炉可待熏。

我是梦中传彩笔,欲书花叶寄朝云。

诗人起笔以典故,首句用孔子见南子的典故,《典略》:“夫人在锦帏中,孔子北面秘首,夫人自帏中再拜,环佩之事然。”次句用鄂君泛舟的典故,《说苑》:“鄂君乃揄修袂,行而拥之,举绣被而复之。”从盛开的牡丹联想到这些历史典故,又以这些历史典故中的人物来表现绿叶丛中娇艳的牡丹所给人的印象,显示出牡丹的韵致引起读者美丽的遐思。何焯评:“非牡丹不足以当之,起联生气涌出。” ⑥颔联把牡丹比喻成善舞的女子,在舞动时一刹那垂手触动玉佩,在一转身时飘起长裙。⑦这两句描摹了牡丹在春风中枝叶摇曳的情景,十分生动。诗的颈联借《世说新语》所记石伦用蜡烛为炊之事,描写牡丹开放时的光采和芳香,给人的感受很强烈。诗的尾联用江淹梦中得五笔和巫山神女的典故,托化出令猎狐楚对他的器重和栽培,以及他自己对令狐楚心怀的感激之情,抒发了诗人荡漾的春心,使牡丹平添了无限妩媚。这首诗的好处就在于发展了用事的枝了,把死典用活了,丰富了构思和诗的表现力,显示出李商隐的才华。

不久李德裕党人河阳节度使王茂元因爱李商隐的才华,任为书记,并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从此李商隐就在党派争斗的夹缝中过日子。唐文宗开成三年的暮春时节,李商隐在长安应试博学鸿词科落第,由长安动身回径原,途经回中,(今甘肃固原增内)住在逆旅,恰遇苦雨天气,院子里的牡丹刚刚绽苞,就被一阵狂风疾雨打落。诗人回想往事,触景生情,借牡丹以寄慨身世,写下了著名的《回中牡丹为雨所败二首》。

其一

下苑他年未可追,西州今日忽相期。

水亭暮雨寒犹在,罗荐春香暖不知。

舞蝶殷勤收落蕊,佳人惆怅卧遥帏。

章台街里芳菲伴,且问宫腰捐几枝。

回想当年京城赏花,而今却在这里"忽相期",水亭暮雨,微寒犹在,那被雨打败的牡丹实在令人可惜。诗人借牡丹作比,由自己的沦落想到失意的亲朋,因小见大,寄托遥深。

其二

浪笑榴花不及春,先期零落更悉人。

玉盘迸泪伤心数,锦瑟惊弦破梦频。

万里重阴非旧圊,一年生意属流尘。

前溪舞罢君回顾,并觉今朝粉态新。

这首诗从自己的原已沦落,写到自己被人排挤。诗的一开头就撇开牡丹,先写榴花。因为榴花晚开,赶不上春天,有人便莫明其妙地笑它,岂知早开早落,更觉悉人。三句写花含雨,四句写雨打花,希望成空之意,这是多么悉楚!而牡丹即为雨所败,万里阴霾,顿非旧圊,一春生气,荡涤全无。这几句从牡丹的零落写到整个人事的变化,把愁人之愁推向顶峰,到诗的结尾又出以反笔,谓他日雨过,牡丹落尽,回想今朝,雨中粉态,尚觉新艳动人,言外之意就是今天的零落还算什么,他年的摧残将远甚于今日。全诗咏物亦即言志,写景亦即抒情,从中我们不难窥见诗人在遭受政治打击以后内心的无限惆账。

描绘过牡丹奇赏的大诗人还有众多,但是我下面截取的确是唐代乐伎薛涛的诗作《牡丹》:

去春零落暮春时,泪湿红笺忽别离。

常恐便同巫峡散,因何重有武陵期?

传情每向馨香得,不语还应彼此知。

只欲栏边安枕席,夜深闲共说相思。

诗人将牡丹比作别后重逢的情人,倾诉着绵绵不断的情思:不语还应彼此知——为什么呢?因为传情每向馨香得!“传情”“彼此知”,把人花同感、相思恨苦的诗情底蕴勾勒出来。女诗人独特的审美倾向在诗作中展露无疑。无怪乎宋人赵时庚感慨:“凡盈穷壤者皆物也,不以草木之微、昆虫之细而必欲各遂其性者,则在乎人因其气候而生全之者也。”中国的诗歌历史上,女诗人群体自始至终都是一道引人注目的特殊风景线,探究中国女性文学的前世今生固然应当从女性诗人入手,而女性诗歌传达更多的确是超越于文学本身内容的丰富的含义。

牡丹为花中翘楚,唐诗为诗史巅峰,二者在历史中的相遇决非偶然:正是唐人的时代精神,造就了牡丹的艳冠群芳、雍容华贵的气质。

唐人吟咏牡丹的诗歌,对后世产生很大影响。唐以后描写牡丹的作品日见繁多,引起了历代作家的极大兴趣,成为我国咏物诗中的一个重要方面,甚至还发展到别的艺术领域,当词兴盛起来,宋朝前后的牡丹也成为词的吟咏对象。再往后的曲、戏剧、小说等文艺体裁也都出现一些描写牡丹的作品,同时还产生了许多趣闻、轶事,民间传说,神话故事等等。唐人吟咏牡丹诗歌所创造出来的艺术美,加深和影响了我国人民对牡丹的喜爱。

?

?

写作后记

为什么要选取这样一个角度作为期中小论文的命题呢?我主要还是从老师经常谈到的对于诗歌的个人体验这个立场出发。作为一名非中国语言和文学专业的学生,我个人对于祖国传统文化特别是传统文学中的诗歌文学是非常喜爱的。我想每个经过正规教育的学生都不应该对中国传统诗歌感到陌生,但是对之感兴趣并乐于学习的人的确是越来越少,其中的原因错综复杂,但是最主要的,我以为还是现代文化的娱乐本质对于传统精神的颠覆和毁坏。我对诗歌特别是唐诗最大的热情就是在于诗歌文学中给予我们的浪漫主义和乐观主义的情感渲染。张旭东先生为本雅明的《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作序时亦谈到:“人类对于整齐划一的现代生活的恐惧,已经使他们从纷繁复杂的外部世界重新退回家园的内部世界……”而唐诗最伟大的闪光恰恰在于唐朝的时代精神所给予唐人的浪漫主义和乐观主义的激情、对未知无尽无畏的探索欲和渐臻顶峰的东方特色的天地自然观念。牡丹的独特则在于它将唐人对于美和精神的追求,短小精悍地表达出来,昭示着来来往往的后人后辈。

唐人咏牡丹的诗作数以万计,浩淼如烟海,穷之仍不尽。但是,我在这篇小品中还是希望能够选取在平时的阅读欣赏过程中,结合自己的审美偏好和在《唐诗鉴赏》课程中习得的一些知识与感悟,略作举嵎,简单地谈谈自己的看法,恳请老师的批评指正。

我们今天似乎特别缺少英雄主义了,特别缺少提澌生命的真实力量了。这跟我们对人性的看法有关。现代以来,科学主义将人性不当回事,以为只fJzTcy不过是DNA的合成,可以做成什么样就是什么样。现在甚至还有了譬如百忧解这样的医学成果了。科学的傲慢,加上消费主义的物化浪潮,人性这个东西,要么是零散化,成为没有理性构架、没有主心骨、没有人格意识的拼贴;要么是空洞化,成为没有真实内容、真实需求的虚无主义;要么是幽暗化了,成为一团人欲物欲;要么游戏化,成为一种商业性大众化的表演。现代性主张人是经济动物,是潜意识盲动与升华,是宇宙中的过客。这些问题很大,但我们对于现代思想的反思与怀疑,也成为我们读唐诗的一个背景,使我们懂得珍惜,懂得引申发扬。

记得曾经听说施蛰存老先生招考研究生时的那一问:“唐诗是什么?”或许,只有当我们开始思考的时候,唐诗才不会那么遥远罢……
李白 清平调: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栏杆。

买花 白居易

帝城春欲暮,喧喧车马度。
共道牡丹时,相随买花去。
贵贱无常价,酬直看花数:
灼灼百朵红,戋戋五束素。
上张幄幕庇,旁织笆篱护。
水洒复泥封,移来色如故。
家家习为俗,人人迷不悟。
有一田舍翁,偶来买花处。
低头独长叹,此叹无人喻:
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

赏牡丹 王建

此花名价别,开艳益皇都。香遍苓菱死,红烧踯躅枯。
软光笼细脉,妖色暖鲜肤。满蕊攒黄粉,含棱缕绛苏。
好和薰御服,堪画入宫图。晚态愁新妇,残妆望病夫。
教人知个数,留客赏斯须。一夜轻风起,千金买亦无。
第三百卷

--------------------------------------------------------------------------------

赏牡丹 刘禹锡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

思黯南墅赏牡丹 刘禹锡

偶然相遇人间世,合在增城阿姥家。
有此倾城好颜色,天教晚发赛诸花。

--------------------------------------------------------------------------------

赏牡丹应教 谦光

拥衲对芳丛,由来事不同。鬓从今日白,花似去年红。
艳异随朝露,馨香逐晓风。何须对零落,然后始知空。

写牡丹花的诗句

唐诗精选之红牡丹:这首诗这要描写,牡丹红开,红艳无比

白居易描写牡丹花盛开的句子:惜牡丹花!真的很令人怜惜!

《辛夷坞》 作者:王维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

《赏牡丹》 作者:刘禹锡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思黯南墅赏牡丹》 作者:刘禹锡

偶然相遇人间世,合在增城阿姥家。

有此倾城好颜色,天教晚发赛诸花。
﹍﹍﹍﹍﹍﹍﹍﹍﹍﹍﹍﹍﹍﹍﹍﹍﹍﹍﹍

《再赋简养正诗》 作者:范成大

南北梅枝噤雪寒,玉梨皴雨泪阑干。

一年春色摧残尽,更觅姚黄魏紫看。
﹍﹍﹍﹍﹍﹍﹍﹍﹍﹍﹍﹍﹍﹍﹍﹍﹍﹍﹍

《答张十一》 作者:韩愈

山净江空水见沙,哀猿啼处两三家。

筼筜竞长纤纤笋,踯躅闲开艳艳花。

未报恩波知死所,莫令炎瘴送生涯。

吟君诗罢看双鬓,斗觉霜毛一半加。
﹍﹍﹍﹍﹍﹍﹍﹍﹍﹍﹍﹍﹍﹍﹍﹍﹍﹍﹍

《红牡丹》 作者: 王维

绿艳闲且静,红衣浅复深。

花心愁欲断,春色岂知心。
﹍﹍﹍﹍﹍﹍﹍﹍﹍﹍﹍﹍﹍﹍﹍﹍﹍﹍﹍

《牡丹》 作者:元稹

簇蕊风频坏,裁红雨更新。

眼看吹落地,便别一年春。
﹍﹍﹍﹍﹍﹍﹍﹍﹍﹍﹍﹍﹍﹍﹍﹍﹍﹍﹍

《白牡丹》 作者:韦庄

闺中莫妒新妆妇,陌上面惭傅粉郎。

昨夜月照深似水,入门唯觉一庭香。
﹍﹍﹍﹍﹍﹍﹍﹍﹍﹍﹍﹍﹍﹍﹍﹍﹍﹍﹍

《洛阳春吟》 作者:邵雍

洛阳人惯见奇葩,桃李花开未当花。

须是牡丹花盛发,满城方始乐无涯。

《洛阳春吟》 作者:邵雍

桃李花开人不窥,花时须是牡丹时。

牡丹花发酒增价,夜半游人犹未归。

﹍﹍﹍﹍﹍﹍﹍﹍﹍﹍﹍﹍﹍﹍﹍﹍﹍﹍﹍

《牡丹》 作者:范纯仁

牡丹奇擅洛都春,百卉千花浪纠纷。

国色鲜明舒嫩脸,仙冠重叠剪红云。
﹍﹍﹍﹍﹍﹍﹍﹍﹍﹍﹍﹍﹍﹍﹍﹍﹍﹍﹍

《清平调词三首》 作者:李白

1
云想衣裳花想容, 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 会向瑶台月下逢。

2
一枝红艳露凝香, 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 可怜飞燕倚新妆。

3
名花倾国两相欢, 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 沉香亭北倚阑干。
﹍﹍﹍﹍﹍﹍﹍﹍﹍﹍﹍﹍﹍﹍﹍﹍﹍﹍﹍

《牡丹赋》 作者:舒元舆

我案花品,此花第一。

脱落群类,独当春日。
﹍﹍﹍﹍﹍﹍﹍﹍﹍﹍﹍﹍﹍﹍﹍﹍﹍﹍﹍

《牡丹》 作者:皮日休

落尽残红始吐芳,佳名唤作百花王。

竟夸天下无双艳,独占人间第一香。
﹍﹍﹍﹍﹍﹍﹍﹍﹍﹍﹍﹍﹍﹍﹍﹍﹍﹍﹍

《牡丹花》 作者:罗隐

似共东风别有因,绛罗高卷不胜春.

若教解语应倾国,任是无情亦动人.

芍药与君为近待,芙蓉何处避芳尘.

可怜韩令功成后,辜负秾华过此身
﹍﹍﹍﹍﹍﹍﹍﹍﹍﹍﹍﹍﹍﹍﹍﹍﹍﹍﹍

《书荔枝谱后》

牡丹花之艳,而无甘实;

荔枝果之绝,而非名花。
﹍﹍﹍﹍﹍﹍﹍﹍﹍﹍﹍﹍﹍﹍﹍﹍﹍﹍﹍

《玉楼春》 作者:杜安世

三月牡丹呈艳态。

壮观人间春世界。

鲛绡玉槛作扃栊,淹雅洞中王母队。

不奈风吹兼日。

国貌天香无物赛。

直须共赏莫轻孤,回首万金何处买。
﹍﹍﹍﹍﹍﹍﹍﹍﹍﹍﹍﹍﹍﹍﹍﹍﹍﹍﹍

《和君贶老君庙姚黄牡丹》 作者:司马光

芳菲触目已萧然,独著金衣奉老仙。

若占上春先秀发,千花百卉不成妍。
﹍﹍﹍﹍﹍﹍﹍﹍﹍﹍﹍﹍﹍﹍﹍﹍﹍﹍﹍

《咏牡丹》 作者:王溥

枣花至小能成实,桑叶虽柔解吐丝。

堪笑牡丹大如斗,不成一事只空枝。
﹍﹍﹍﹍﹍﹍﹍﹍﹍﹍﹍﹍﹍﹍﹍﹍﹍﹍﹍

《惜牡丹》 作者:白居易

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只有两枝残。

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

《牡丹芳》 作者:白居易

我愿暂求造化力,减却牡丹娇艳色。

少回卿士爱花心,同似吾君忧稼穑。

《秦中吟买花》 作者:白居易

帝城春欲暮,喧喧车马度。共道牡丹时,相随买花去。

贵贱无常价,酬值看花数。灼灼百朵红,戋戋五束素。

上张幄幕庇,旁织笆篱护。水洒复泥封,移来色如故。

家家习为俗,人人迷不悟。有一田舍翁,偶来买花处。

低头独长叹,此叹无人谕。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

描写牡丹的诗句

1、唐白居易 《惜牡丹花二首》

原文选段:

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

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

释义:

惆怅地看着台阶前的红牡丹,傍晚到来的时间只有两枝残花还开着。意料翌日清早大风刮起的时间应该把全部的花都吹没了,在夜里我对这些衰弱的却红似火的花产生了怜悯之心,拿着火把来看牡丹花。

2、唐徐凝 《牡丹》

原文选段:

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

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朝霞。

释义:

谁不爱牡丹花呢?她占尽了城中物品的好色泽,让人不禁猜疑她是洛水女神的化身, 她姿态万千,宛如突破云霄照亮天空的朝霞一样通常耀眼。

3、唐刘禹锡 《赏牡丹》

原文选段: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释义:

只有牡丹花雍容华贵、艳压群芳,花开的时候京城满城出动赏牡丹。

4、唐]司空图《牡丹》

原文选段:

得地牡丹盛,晓添龙麝香。

主人犹自惜,锦幕护春霜。

释义:

这个地方牡丹盛开,清晨时分花香四溢就像龙麝香一样。主人非常爱惜牡丹花,用锦幕罩着的牡丹花就像春天的白霜。

5、唐王维《红牡丹》

原文选段:

绿艳闲且静,红衣浅复深。

释义:

牡丹花叶绿花艳闲适宁静,就像穿了一件红色的衣裳深深浅浅。

1、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刘禹锡《赏牡丹》
2、有此倾城好颜色,天教晚发赛诸花。——刘禹锡《思黯南墅赏牡丹》
3、天下真花独牡丹。 ——欧阳修《洛阳牡丹记》
4、一年春色摧残尽,再觅姚黄魏紫看。——范成大《再赋简养正诗》
5、篔筜竟长纤纤笋,踯躅闲开艳艳花。——韩愈《答张十一》
6、绿艳闲且静,红衣浅复深。花心愁欲断,春色岂知心。——王维《红牡丹》
7、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只有两枝残。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白居易《惜牡丹》
8、簇蕊风频坏,裁红雨更新。眼看吹落地,便别一年春。——元稹《牡丹》
9、闺中莫妒新妆妇,陌上面惭傅粉郎。昨夜月照深似水,入门唯觉一庭香。——韦庄《白牡丹》
10、洛阳人惯见奇葩,桃李花开未当花。须是牡丹花盛发,满城方始乐无涯。邵雍《洛阳春吟》
11、牡丹奇擅洛都春,百卉千花浪纠纷。国色鲜明舒嫩脸,仙冠重叠剪红云。范纯仁《牡丹》
12、绿艳闲且静,红衣浅复深。花心愁欲断,春色岂知心。——王维《红牡丹》

白居易描写牡丹花盛开的句子:惜牡丹花!真的很令人怜惜!

唐诗精选之红牡丹:这首诗这要描写,牡丹红开,红艳无比

文章标签:

本文标题: 写牡丹花的诗(整首诗)
本文地址: http://www.rixia.cc/wenda/37116.html

上一篇:喜欢牡丹花的人有什么个性?

下一篇:哪个省的省花是牡丹花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

猜你喜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