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栽培基质有哪些
园林树木栽植的技术有哪些?
1.定点、放线
(1)行道树定点放线的方法
道路两旁成行列式栽植的树木称行道树。要求栽植位置准确、株行距相等,一般是按设计断面定点,在有路牙的道路上以路牙为依据,没有路牙的则应找出准确的道路中心线,并以之为定点的依据,然后用钢尺定出行位,大约每10株钉一木桩(注意不要钉在刨坑的位置之内)作为行位控制标记,然后用白灰点标出单株位置。
由于道路绿化与市政、交通、沿途单位、居民等关系密切,植树位置除依据规划设计部门的配合协议外,定点后还应请设计人员验点。在定点时遇下列情况也要留出适当距离(数据仅供参考):
①遇道路急转弯时,在弯的内侧应留出50m的空挡不栽树,以免妨碍视线。
②交叉路口各边30m内不栽树。
③公路与铁路交叉口50m内不栽树。
④道路与高压电线交叉15m内不栽树。
⑤桥梁两侧8m内不栽树。
⑥另外如交通标志牌、出入口、涵洞、控井、电线杆、车站、消火栓、下水口等都应留出适当距离,并尽量注意左右对称。应留出的距离视需要而定,如交通标志牌以不影响视线为宜、出入口则根据人、车流量而定。
(2)成片绿地的定点方法
自然式成片绿地的树木种植方式,不外乎有两种:一为单株,即在设计图上标出单株的位置;另一种是图上标明范围而无固定单株位置的树丛片林。单株的定点,应在现场地面上依图定出单株种植位置,并用白灰点明和钉上木桩,写明树种、挖穴规格;自然式树丛片林的定点,依图按比例在地面上测出其范围,并用白灰标画出范围线圈。其内,除主景树需精确定点并标明外,其他次要同种树可用目测定点,但要注意自然,切忌呆板、平直。
(3)公园绿地的定点、放线方法
①平板仪定点 范围较大、测量基点准确的公园绿地可用平板仪定点。即依据基点将单株位置及片林的范围线按设计图依次定出,并钉木桩标明,木桩上应写清树种、株数。
②网格法 适用于范围大、地势平坦的公园绿地,按比例在设计图上和现场分别划出距离相等的方格(20m20m最好),定点时先在设计图上量好树木对其方格的纵横坐标距离,再按比例定出现场相应方格的位置、钉木桩或撒灰线标明。
③交会法 适用于范围较小、现场内建筑物或其他标记与设计图相符的绿地,以建筑物的两个固定位置为依据,根据设计图上与该两点的距离相交会,定出植树位置。位置确定后必须作明显标志,孤立树可钉木桩、写明树种、刨坑规格(坑号)。树丛界限要用白灰线划清范围,线圈内钉一个木桩写明树种、数量、坑号,然后用目测的方法定单株小点,并用灰点标明。
目测定单株小点的技术要点:树种、数量符合设计图;树种位置注意层次,中心高、边缘低或由高渐低的倾斜树冠线;树林内注意配置自然,切忌呆板,尤应避免平均分布、距离相等、邻近的几株不要成机械的几何图形或一条直线。
2.挖穴
挖穴或绿篱沟的规格应根据土壤条件、树种根系特点和土球大小来决定。一般应比规定根幅范围或土球加宽放大40~100cm,加深20~40cm。若遇坚硬土和建筑垃圾土应再加大穴径,并挖松穴底;土质不好的应过筛或全部换土。挖穴时以规定的穴径画圆,沿圆边向下挖掘,把表土和底土按统一规定分别放置,并不断修直穴壁达规定深度。使穴保持上口沿与底边垂直,大小一致。切忌挖成上大下小的锥形或锅底形。穴挖好后,要有专人按规格验收,不合格的应返工。
3.起(掘)苗
起(掘)出的苗木质量与原有苗木状况、操作技术和认真程度、土壤干湿、工具锋利与否等有直接关系,拙劣的技术和马虎的态度会严重降低原有苗木的质量,甚至需继续留圃培养或报废。因此,在起(掘)前应作好有关准备工作;起(掘)时按操作规程认真进行;起(掘)后作适当处理和保护。
(1)掘前准备
按设计要求到苗圃选择合适的苗木,并作出标记,习称“号苗”。所选数量应略多,以便补充损坏淘汰之苗。对枝条分布较低的常绿针叶树或冠丛较大的灌木、带刺灌木等,应先用草绳将树冠适度捆拢,以便操作。为有利挖掘操作和少伤根系,苗地过湿的应提前开沟排水;过干燥的应提前数天灌水。对生长地情况不明的苗木,应选几株进行试掘,以便决定采取相应措施。起苗还应准备好锋利的起苗工具和包装运输所需的材料。
(2)起苗方法与质量要求
按所起苗木带土与否,分为裸根起苗和带土球起苗。其方法与质量要求各有不同。
①裸根苗的挖掘 落叶乔木以干为圆心,按胸径的4~6倍为半径(灌木按株高的1/3为半径定根幅)画圆,于圆外(用铁铣(铲)更应如此)绕树起苗,垂直挖下至一定深度,切断侧根。然后于一侧向内深挖,适当按摇树干,探找深层粗根的方位,并将其切断。如遇难以切断之粗根,应把四周土掏空后,用手锯锯断。切忌强按树干和硬切粗根,造成根系劈裂。根系全部切断后,放倒苗木,轻轻拍打外围土块,对已劈裂之根应进行修剪。如不能及时运走,应在原穴用湿土将根覆盖好,行短期假植;如较长时间不能运走,应集中假植;干旱季节还应设法保持覆土的湿度。
②带土球起苗 多用于常绿树,以干为圆心,以干的周长为半径画圆,确定土球大小。具体操作见“大树移植技术”部分。土球直径在50cm以下,土质不松散的苗,可抱出穴外,放入蒲包、草袋(或用塑料布)中,于苗干处收紧,用草绳呈纵向捆绕扎紧即可。
4.运苗与施工地假植
运苗过程常易引起苗木根系吹干和磨损枝干、根皮。因此,应注意保护,尤其长途运苗时更应注意保护。
(1)运苗
同时有大量苗木出圃时,在装运前,应核对苗木的种类与规格。此外还需仔细检查起掘后的苗木质量。对已损伤不合要求的苗木应淘汰,并补足苗数。车厢内应先垫上草袋等物,以防车板磨损苗木。乔木苗装车应根系向前,树梢向后,顺序安放,不要压得太紧,做到上不超高(以地面车轮到苗最高处不许超过4m),梢不得拖地(必要时可垫蒲包用绳吊拢),根部应用苫布盖严,并用绳捆好。
带土球苗装运时,苗高不足2m者可立放;苗高2m以上者应使土球在前,梢向后,呈斜放或平放,并用木架将树冠架稳。土球直径小于20cm的,可装2~3层,并应装紧,防车开时晃动;土球直径大于20cm者,只许放一层。运苗时,土球上不许站人和压放重物。
树苗应有专人跟车押运,经常注意苫布是否被风吹开。短途运苗,中途最好不停留;长途运苗,裸露根系易吹干,应注意洒水。休息时车应停在荫凉处。苗木运到应及时卸车;要求轻拿轻放,对裸根苗不应抽取,更不许整车卸下。经长途运输的裸根苗木,根系较干者,应浸水1~2天。带土球小苗应抱球轻放,不应提拉树干。较大土球苗,可用长而厚的木板斜搭于车厢,将土球移到板上,顺势慢滑卸下,不能滚卸以免散球。
(2)施工地假植
苗木运到现场后,未能及时栽种或未栽完的,应视离栽种时间长短分别采取“假植”措施。
对裸根苗,临时放置可用苫布或草袋盖好。干旱多风地区应在栽植地附近挖浅沟,将苗呈稍斜放置,挖土埋根,依次一排排假植好。如需较长时间假植,应选不影响施工的附近地点挖一宽1.5~2m,深30~50cm,长度视需要而定的假植沟。按树种或品种分别集中假植,并作好标记。树梢须顺应当地风向,斜放一排苗木于沟中,然后覆细土于根部,依次一层层假植好。在此期间,土壤过干应适当浇水,但也不可过湿以免影响日后的操作。
带土球苗1~2天内能栽完的不必假植;1~2天内栽不完的,应集中放好,四周培土,树冠用绳拢好。如囤放时间较长,土球间隙中也应加细土培好。假植期间对常绿树应行叶面喷水。
5.栽植修剪
无论出圃时对苗木是否进行过修剪,栽植时都必须修剪,因为经运输多少都会有损伤。对已劈裂、严重磨损和生长不正常的根系及过长根应进行修剪。对干性强又必须保留中干优势的树种,应采取削枝保干的修剪法。对封锁中干的树种,以保持数个主枝优势为主,适当保留二级枝,重截或疏去小侧枝。对灌木类修剪可较重,尤其是丛木类;应做到中高外低,内疏外密。带土球苗可轻剪,其中常绿树可用疏枝、剪半叶或疏去部分叶片的办法来减少蒸腾作用;对具潜伏芽的树种,也可适当短截;对无潜伏芽的(如某些松树),只能用疏枝、叶的办法。对行道树的修剪还应注意分枝点,应保持枝下高在2.5m以上,相邻树的分枝点要相近。较高的树应于种植前进行修剪;低矮树可在栽后修剪。
6.种植
种植树木,以阴而无风天最佳;晴天宜上午11时前或下午3时以后进行为好。先检查树穴,土有塌落的坑穴应适当清理。
(1)配苗或散苗
对行道树和绿篱苗,栽前应再进一步按大小进行分级,以使所配相邻近的苗木保持栽后大小趋近一致。尤其是行道树,相邻同种苗的高度要求相差不过50cm,干径差不过1cm。按穴边木桩写明的树种配苗,做到“对号入座”。应边散边栽。对常绿树应把树形最好的一面朝向主要观赏面。树皮薄,干外露的孤植树,最好保持原来的阴阳面,以免引起日灼。配苗后还应及时按图核对,检查调正。
(2)栽种
因裸根苗和带土球苗而不同。
①裸根苗的栽种 一般2人为一组,先填些表土于穴底,堆成小丘状,放苗入穴,比试根幅与穴的大小和深浅是否合适,并进行适当修理。行列式栽植,应每隔10~20株先栽好对齐用的“标杆树”。如有弯干之苗,应弯向行内,并与“标杆树”对齐,左右相差不超过树干的一半,这样才能整齐美观。具体栽植时,一人扶正苗木,一人先填入拍碎的湿润表层土,约达穴的1/2时,轻提苗,使根呈自然向下舒展。然后踩实(黏土不可重踩),继续填满穴后,再踩实一次,最后盖上一层土与地相平,使填之土与原根颈痕相平或略高3~5cm;灌木应与原根颈痕相平。然后用剩下的底土在穴外缘筑灌水堰。对密度较大的丛植地,可按片筑堰。
②带土球苗的栽种 先量好已挖坑穴的深度与土球高度是否一致,对坑穴作适当填挖调正后,再放苗入穴。在土球四周下部垫入少量的土,使树直立稳定,然后剪开包装材料,将不易腐烂的材料一律取出。为防栽后灌水土塌树斜,填入表土至一半时,应用木棍将土球四周砸实,再填至满穴并砸实(注意不要弄碎土球),作好灌水堰,最后把捆拢树冠的草绳等解开取下。
(3)立支柱
对大规格苗(如行道树苗)为防灌水后土塌树歪,尤其在多风地区,会因摇动树根影响成活,故应立支柱。常用通直的木棍、竹竿作支柱,长度视苗高而异,以能支撑树的1/3~1/2处即可。一般用长1.7~2m,粗5~6cm的支柱。支柱应于种植时埋入。也可栽后打入(入土20~30cm),但应注意不要打在根上和损坏土球。立支柱的方式大致有单支式、双支式、三支式三种。支法有立支和斜支,也有用10~14号铅丝缚于树干(外垫裹竹片防缢伤树皮),拉向三面钉桩的支法。
单柱斜支,应支于下风方向,斜支占地面积大,多用于人流稀少处。行道树多用立支法。支柱与树相捆缚处,既要捆紧又要防止日后摇动擦伤干皮,捆缚时树干与支柱间应用草绳隔开或用草绳卷干后再捆。用较小的苗木作行道树时(如昆明用盆栽银桦苗)应围以笼栅等保护。
7.栽后管理
树木栽后管理,包括灌水、封堰及其他。栽后应立即灌水,无雨天不要超过一昼夜就应浇上头遍水;干旱或多风地区应加紧连夜浇水。水一定要浇透,使土壤吸足水分,并有助根系与土壤密接,方保成活。北方干旱地区,在少雨季节植树,应间隔数日(约3~5日)连浇三遍水才行。浇水时应防止冲垮水堰,每次浇水渗入后,应将歪斜树苗扶直,并对塌陷处填实土壤。为保墒,最好覆一层细干土(或待表土稍干后行中耕)。第三遍水渗入之后,可将水堰铲去,将土堆于干基,稍高出原地面。北方干旱多风地区,秋植树木干基还应堆成30cm高的土堆,有利防风、保墒和保护根系。
在土壤干燥,灌水困难的地区,为节省水分,可用“水植法”,即在树木入穴填土达一半时,先灌足水,然后填满土,并进行覆盖保墒。
树木封堰后应清理现场,做到整洁美观。设专人巡查,防止人畜破坏。对受伤枝条或原修剪不理想的进行复剪。
《园林植物栽培技术》复习题
第一部分 园林植物栽培的理论基础rnrn一、填空rnrn1.木本园林植物依生长习性的不同可分为---------、------------、---------------rnrn2.草本园林植物依生长习性的不同可分为---------、-------------、------------、---------------、rnrn3.园林植物依观赏部位的不同可分为----------、-----------、------------、------------、-----------等rnrn4.园林植物依栽培方式的不同可分为----------、-----------、rnrn5.园林树木依园林用途的不同可分为----------、-----------、----------、-----------、------------、----------等rnrn6.园林花卉依园林应用的不同可分为-----------、------------、------------、-----------、-----------等rnrn6.影响园林植物生长发育的直接环境因子主要有---------、------lPhowYr---、----------、---------、----------、----------等rnrn7.根据园林植物对光照强度要求的不同,将其分为-----------、-----------、---------------rnrn8.根据园林植物对水分需求量的不同,将其分为-----------、-----------、------------、-----------rnrn9.根据园林植物成花对光照长度的不同,将其分为-----------、-----------、------------rnrn10.根据植物对土壤酸碱度要求的高低,将其分为――――、―――――、――――――-rnrn11.园林植物休眠的类型有-------------、---------------、----------------rnrn12.根系在一年的生长过程中,有两个高峰期,分别出现在-----------和--------------rnrn13.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空气污染物主要有――――、――――、――――、――――等rnrn14.园林植物花芽分化的类型主要有-----------、-----------、-----------、--------------rnrn二、名词rnrn1.生命周期 2.阳性植物 3.长日照植物 4.春化作用 5.旱生植物 6.冬季休眠 7.夏季休眠rnrn三、选择rnrn1.喜酸性土壤的植物是――――――rnrn(1)月季 (2)栀子花 (3)悬铃木 (4)圆柏 (5)一串红rnrn2.昼夜温差约为――――最有利于植物的生长rnrn(1)1 (2)4 (3)8 (4)12 (5)15rnrn3.――――属于阴性植物rnrn(1)玉簪 (2)月季 (3)菊花 (4) 红花酢浆草 (5)草地早熟禾rnrn4.――――为一年生花卉rnrn(1)雏菊 (2)孔雀草 (3)菊花 (4)郁金香 (5) 波斯菊rnrn四、简答rnrn1.园林树木的生命周期有何特点关于《园林植物栽培》的一些问题!
1.园林植物配置中,如何根据植物对光照的需要量来进行植物设计?如何有效地提高光能利用率?rn2.如何根据植物对水分的适应性来合理配置植物?rn3.城市环境的特点有哪些?rn4.园林树种适地适树的主要途径是什么?rn5.如何确立混交树种?1.园林植物配置中,如何根据植物对光照的需要量来进行植物设计?如何有效地提高光能利用率?
光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能量源泉,只有在光照下,植物才能正常生长、开花和结实;光也影响植物的形态结构和解剖特征。光照对园林植物的影响表现在光照强度、光照时间和光质三个方面。
1.光照强度对园林植物的影响
光照强度主要影响园林植物的生长和开花。园林植物对光强的要求,通常通过补偿点和光饱和点来表示。光补偿点就是植物光合作用所产生的碳水化合物与呼吸作用所消耗的碳水化合物达到动态平衡时的光照强度。在这种情况下植物不会积累干物质。当光照强度超过了补偿点的需要而增加时,光合作用强度也就随比例增加,但光照强度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再增加光照强度,则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加,这种现象叫光饱和现象,这时的光照强度就叫光饱和点。根据对光照强度的要求不同,可以把园林植物分成阳性植物、阴性植物和中性植物。
(1)阳性植物 阳性植物喜强光,不耐蔽荫,具有较高的光补偿点,在阳光充足的条件下,才能正常生长发育,发挥其最大的观赏价值。如果光照不足,则枝条纤细,叶片黄瘦,花小而不艳,香味不浓,开花不良或不能开花。
阳性植物包括大部分观花、观果类植物和少数观叶植物,如一串红、茉莉、扶桑、石榴、柑橘、月季、棕榈、橡皮树、银杏、紫薇等。
(2)阴性植物 阴性植物多原产于热带雨林或高山阴坡及林下,具有较强的耐荫能力和较低的光补偿点,在适度蔽荫的条件下生长良好。如果强光直射,则会使叶片焦黄枯萎,长时间http://www.rixia.cc会造成死亡。
阴性植物主要是一些观叶植物和少数观花植物,如兰花、文竹、玉簪、八仙花、一叶兰、万年青、蕨类、珍珠梅、蚊母树、海桐、珊瑚树等。
(3)中性植物 在充足的阳光下生长最好,但亦有不同程度的耐荫能力,在高温干旱时及全光照下生长受抑制。在中性植物中包括在偏阳性的与偏阴性的种类。例如榆树、朴树、樱花、枫杨等为中性偏阳;槐、木荷、七叶树、五角枫等为中性稍耐荫;冷杉、云杉、常春藤、八仙花、山茶、杜鹃、海桐、忍冬、罗汉松、紫楠、青檀等均属中性而耐荫力较强的种类。植物与光照强度的关系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年龄和环境条件的改变会相应的发生变化,有时甚至变化较大。
2.光照时间对园林植物的影响
光照时间的长短对园林植物花芽分化和开花具有显著的影响。有些植物需要在白昼较短,黑夜较长的季节开花,另一些植物则需要在白昼较长,黑夜较短的季节开花,植物开花对不同昼夜长短交换的周期性的适应,叫做光周期现象。根据园林植物对光照时间的要求不同,可分为以下三类:
(1)长日照植物 生长过程有一段时间需要每天有较长日照时数,或者说夜长必须短于某一时数,即每天光照时数需要超过12~14小时以上才能形成花芽,而且日照时间愈长开花愈早。否则将保持营养状况,不开花结实。
唐菖蒲是典型的长日照植物,为了周年供应唐菖蒲切花,冬季在温室栽培时,除需要高温外,还要用电灯来增加光照时间。通常以春末和夏季为自然花期的观赏植物是长日照植物,如采取措施延长日照时间,可以促使提前开花。
(2)短日照植物 生长过程需要一段时间是白天短、黑夜长的条件,即每天的光照时数应少于12小时,但需多于8小时,才有利于花芽的形成和开花。一品红和菊花是典型的短日照植物,它们在夏季长日照的环境下只进行营养生长,而不开花;入秋以后,当日照时间减少到10~11小时,才开始进行花芽分化。多数早春或深秋开花的植物属于短日照植物,若采取措施缩短日照时数,可促使它们提前开花。
(3)中日照植物 中日照植物对日照时间不敏感,只要发育成熟,温度适合,一年四季都能开花,如月季、扶桑、天竺葵、美人蕉等。
对光周期进一步研究证实,在白昼与黑夜交替的光周期现象中,对植物开花起决定性作用的是黑夜的长短。即长日照植物必须在短于一定长度的临界黑夜,而短日照植物则必须超过一定长度的临界黑夜时才能开花。一般认为,黑夜的长短影响花原始体的形成,日照的长短影响花原始体的数量。因此,无论长日照植物或短日照植物,在满足其白昼和黑夜交替的周期后,日照均有利于植物的大量开花。
植物的开花对光照时间的要求是其在分布区内长期适应一定光周期变化的结果。短日照植物都是起源于低纬度的南方,长日照植物则起源于高纬度的北方。一般短日照植物由南方向北方引种时,由于北方日照时数较长,常出现营养生长期延长,容易遭受冻害;长日照植物由北向南引种时,虽然能正常生长,但发育期延长,甚至不能开花结实。因此,在植物配置时应注意植物生长发育对光周期的需要。
3.光质对园林植物的影响
依据阳光波长的不同,可分为短波光(波长390~470nm)、极短波光(波长300~390nm)和长波光(波长640~2600nm)。一般认为短波光可促进植物的分蘖,抑制植物伸长;长波光可促进种子萌发和植物的长高;极短波则促进花青素和色素的形成。高山地区及赤道附近极短波光较强,花色鲜艳,就是这个道理。此外,光的有无和强弱也影响着植物花蕾开放的时间,如半枝莲必须在强光下才能开放,日落后即闭合;昙花则在夜晚开放。
2.如何根据植物对水分的适应性来合理配置植物?
根据园林植物对水分的要求不同,一般分为四个类型:
(1)耐旱植物 耐旱植物,多原产热带干旱或沙漠地区,这类植物根系较发达,肉质植物体能贮存大量水分,细胞的渗透压高,叶硬质刺关、膜鞘状或完全退化,如仙人掌类、梭梭木、黑桦、胡枝子等。
(2)中生植物 绝大多数园林植物属于这类型,它们不能忍受过干和过湿的条件。常见的有君子兰、月季、扶桑、茉莉、石榴、丁香、桂花、马褂木、悬铃木、枇杷、红叶李、国槐等。
(3)耐湿植物 耐湿植物,多原产于热带雨林中或山涧溪旁,喜生于空气湿度较大的环境中,在干燥或中生的环境常致死亡或生长不良。如水仙、龟背竹、马蹄莲、海芋、水杉、垂柳、白蜡、广东万年青等。
(4)水生植物 水生植物根或茎一般都具有较发达的通气组织,它们适宜在水中生长,如荷花、睡莲、王莲等。
1).水边的植物配置水边植物配置应讲究艺术构图。我国园林中自古水边主张植以垂柳,造成柔条拂水,同时在水边种植落羽松、池松、水杉及具有下垂气根的小叶榕等,均能起到线条构图的作用。但水边植物配植切忌等距种植及整形式或修剪,以免失去画意。在构图上,注意应用探向水面的枝、干,尤其是似倒未倒的水边大乔木,以起到增加水面层次和富有野趣的作用。
2).驳岸的植物配置驳岸分土岸、石岸、混凝土岸等,其植物配置原则是既能使山和水融成一体,又对水面的空间景观起着主导作用。土岸边的植物配置,应结合地形、道路、岸线布局,有近有远,有疏有密,有断有续,曲曲弯弯,自然有趣。石岸线条生硬、枯燥,植物配置原则是露美、遮丑,使之柔软多变,一般配置岸边垂柳和迎春,让细长柔和的枝条下垂至水面,遮挡石岸,同时配以花灌木和藤本植物,如变色鸢尾、黄菖蒲、燕子花、地锦等来局部遮挡(忌全覆盖、不分美、丑),增加活泼气氛。
3).水面植物配置水面景观低于人的视线,与水边景观呼应,加上水中倒影,最宜观赏。水中日夏养花网植物配置用荷花,以体现“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意境。但若岸边有亭、台、楼、阁、榭、塔等园林建筑时,或设计种有优美树姿、色彩艳丽的观花、观叶树种时,则水中植物配置切忌拥塞,留出足够空旷的水面来展示倒影。
4).堤、岛的植物配置水体中设置堤、岛,是划分水面空间的主要手段,堤常与桥相连。而堤、岛的植物配置,不仅增添了水面空间的层次,而且丰富了水面空间的色彩,倒影成为主要景观。岛的类型很多,大小各异。环岛以柳为主,间植侧柏、合欢、紫藤、紫薇等乔灌木,疏密有致,高低有序,增加层次,具有良好的引导功能。另外用一池清水来扩大空间,打破郁闭的环境,创造自然活泼的景观,如在公园局部景点,居住区花园、屋顶花园、展览温室内部、大型宾馆的花园等,都可建造小型水景园,配以水际植物,造就清池涵月的画图。
3.城市环境的特点有哪些?
城市环境: 是人类利用和改造环境而创造出来的高度人工化的生存环境.
城市有现代化的工业, 建筑, 交通, 运输, 通讯联系, 文化娱乐设施及其他服务行业, 为居民的物质和文明生活创造了优越条件. 但是城市人口密集, 工厂林立, 交通阻塞等, 而使环境遭受严重的污染和破坏.
城市环境是与城市整体互相关联的人文条件和自然条件的总和。包括社会坏境和自然环境。前者由经济、政治、文化、历史、人口、民族、行为等基本要素构成;后者包括地质、地貌、水文、气候、动植物、土壤等诸要素。城市形成、发展和布局一方面得利于城市环境条件,另一方面也受所在地域环境的制约。城市的不合理发展和过度膨胀会导致地域环境和城市内部坏境的恶化。城市环境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城市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活动。它也是城市地理和城市规划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
4.园林树种适地适树的主要途径是什么?
适地适树的含义有:
1)选择树种与当地环境、气候相适应,即把树木栽在适合的环境条件下,是因地制宜原则在选择树种上的具体化,适地适树是园林绿化栽植植物的基本原则。
2)选择树种以乡土树种为主 生长健壮,充分发挥树木的作用,是园林配植的重要原则。
适地适树的途径:
(1)选择适合某种立地条件的树木(成活+综合功能作用+市场)
(2)改造(改树适地与改地适树)
a.改树适地:通过选种,引种驯化、育种—改造树种某些特性。
b.改地适树:换土、施肥、灌溉、温度、土地管理等措施—改变生长环境。如:立交桥下的绿化,十大功劳、八角金盘、常春藤、桃叶珊瑚、法国冬青(珊瑚树)
5.如何确立混交树种?
寒温带针叶林和温带针阔混交林。它是世界的北方针叶林带向南的延伸部分,主要分布在大兴安岭北部山地丘陵区。这是我国最北部的森林区。这一地区地形起伏小,坡度缓,山顶浑圆,一般海拔1100m左右。土壤厚度不均,有岛状永冻层。森林覆盖率为 53.6%,年平均温度在0℃以下,年降雨量为350~500mm,降雨期主要集中于植物生长的7、8月份。该地区特点是兴安落叶松是优势成林树种,占森林面积的70%;其次为桦木林、樟子松林及少量蒙古栎林、山杨林、红皮云杉林,是落叶松破坏后形成的次生林。各树种多构成单层纯林,结构简单,层外植物不发达,并具有较多的温带森林植物成分,如北五味子、刺人参及槭树等。
向南逐渐过渡到温带针阔混交林带。小兴安岭和长白山的森林是典型的针阔叶混交林,森林的组成树种比较丰富;多数山地海拔在1000m以下;年降雨量600~1000mm,由长白山向北递减。这里是我国的第一大林区,森林茂密,长白山中高山(1000~1800m)有较多的针叶纯林,针叶树除红松外,主要树种还有红皮云杉、沙冷杉、臭冷杉和鱼鳞云杉等。绝大多数为针阔混交林。混生的阔叶树种有枫桦、辽杨、春榆、千金榆、蒙古栎、椴、水曲柳、黄波萝、白桦、胡桃楸、槭、山杨等。针阔混交林采伐后,通常形成以栎树林、山杨林、白桦林等为主的次生阔叶混交林。红松阔叶林集中分布在小兴安岭,是本区的代表类型。
东北林区:我国目前最主要的天然林区,现有森林面积3094万公顷,占全国的26.9%;森林蓄积量28.9亿立方米,占全国的32%;森林覆盖率约为37.6%,以针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为主。经过采伐更新和人工改造经营,人工林的比重逐渐增加。西北部大兴安岭主要是兴安落叶松林和采伐后的桦林、山杨次生林;小兴安岭主要是红松林和针阔叶混交林,树种多红松、落叶松、云杉、冷杉、椴树、水曲柳、桦木等;长白山区森林与小兴安岭相近,只是阔叶树增加,并出现沙松和长白赤松等。
西南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主要是高山针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区内海拔高差很大,森林多分布在海拔4000米以下的山坡中下部。有林地面积2245万公顷,占全国的19.5%;森林蓄积量35.8亿立方米,占全国的39.7%;木材覆盖率为28.3%。主要树种有冷杉、云杉、落叶松、高山松、桦木、高山栎等。林区栖息着许多珍稀动物,如大熊猫、金丝猴、扭角羚等。
东南林区:我国东南地区山区面积广大,气候条件好,林业生产潜力大,适宜大力发展用材林、竹木林和多种经济林木。林区内的人工林和经济林比重大。主要树种有马尾松、黄山松、杉木、柳杉、多种竹类(如毛竹、淡竹、桂竹、刚竹)、多种常绿阔叶树(樟树、楠木、栲类、石栎等)、多种栎类(如检皮栎、麻栎、小叶栎、山毛榉等)。主要经济林木有油茶、油桐、乌柏、漆、棕榈等树种。
您可以去找一下
上面的回答虽然很完善,但是很泛泛
园林植物种植设计的原则有哪些
一、遵循艺术构图的基本原则
1、对比与和谐原则 植物造景设计时,树形、色彩、线条、质地、比例等都要有一定的差异和变化,显示职务的多样性;又保持一定的相似性,形成统一感,这样既生动活泼,又和谐统一。设计中常用对比的手法突出主题。
2、均衡与稳重原则 在平面上表示轻重关系适当的就是均衡;在立面上表示轻重关系适宜的则为稳定。
3、韵律和节奏原则 植物配置的单体有规律的重复,有间隙地变化,在序列重复中产生节奏,在节奏变化中产生韵律。
4、比例与尺度原则 比例是指园林中景物在体型上具有适当的关系,其中既有景物本身个部分之间长、宽、高的比例关系,又有景物之间、个体与整体之间的比例关系。
二、符合园林绿化的性质和功能要求
园林植物种植设计首先要从园林绿地的性质和主要功能出发,选择植物种类以及合适的种植形式。
三、符合园林总体规则形式
园林的植物景观必须符合园林的总体规划,体现园林绿地的植物景观体色,处理好职务同山、水、建筑、道路等园林要素之间的关系,使之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四、四季景色的变化
园林植物的季相变化能给游人以明显的气候变化感受,体现园林的时令变化,表现出园林植物特有的艺术效果。
五、充分发挥园林植物的观赏特征
在植物设计时,应根据植物本身具有的特点,全面考虑各种观赏效果,合理配置。
六、满足园林植物的生态要求
因地制宜,适地适树,使植物本身的生态习性与栽植地的生态条件统一。
七、合理种植密度和搭配
在进行植物搭配时,要兼顾速生树与慢生树、常绿树与落叶树、乔木与灌木、观叶植物与观花植物、草坪与地被等植物的搭配,营造稳定的植物群落。
八、经济原则
除种植成本以外还要考虑栽植以后的养护费用。
(2)因地制宜,巧于因借。即a、地形、地貌和水体应结合地形特点,就地取材。b植物与气候条件应相适宜。
(3)应主题鲜明,主景突出。
(4)应适合园林布局在时间与空间上的规定性。
文章标签:
上一篇:适合庭院种植的植物有哪些?
下一篇:哪些植物容易打理种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