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夏养花网

您好,欢迎访问日夏养花网,我们的网址是:http://www.rixia.cc

简述提高植物养分利用率的途径有哪些?并以你最感兴趣的一种技术为例进行详细说明。

2022-02-13 14:38:39 分类:养花问答 来源: 日夏养花网 作者: 网络整理 阅读:122

种植辣椒想要增强抗旱能力,使用肥料时都有哪些技巧?

辣椒在我们的生活中非常普遍,即使在某些地方,我们也必须每天吃三餐辣椒,这表明了辣椒的普遍性和受欢迎程度。辣椒的根再生能力较弱,土壤中的氧含量较高。当土壤中的氧气含量超过20%时,辣椒吸收养分并生长得更快。如果土壤中的氧气含量低于10%,此时植物可能会停止生长,甚至引起花朵和果实掉落的现象。因此,将有机肥料重新施用于辣椒种植区是一种可极大提高产量和质量的措施。

在苗期追施早熟辣椒可以促进苗木的生长发育,提高苗木质量。苗期追肥取决于土壤的肥力。如果苗床育性不足,应及时追肥,否则会影响辣椒的花芽分化。

当幼苗展开1-2个真叶时,可以适当地施用一些分解的人粪便或尿液或0.1%的尿素溶液,以及少量的磷和钾肥料。如:磷酸二氢钾,植物灰的浸出液与过磷酸钙的浸出液混合。施肥浓度不要太高,以免引起根系损害甚至叶片掉落。追肥后,建议喷水一次,以冲洗掉粘在叶子上的肥料,以免损坏叶子。

在种植胡椒的田地,需要重新施用基肥和有机肥。例如:堆肥,n肥,猪粪,饼肥和植物灰等。有机肥料含有更多的养分,释放缓慢,并具有较长的肥料作用。它对辣椒的根系是“软”的,不容易燃烧幼苗。应该注意的是,堆肥的有机肥料必须完全分解后才能施用到田间。如果田间有更多的有机肥料,磷的吸收量将相应增加。

通常每亩施用5,000公斤优质有机肥料,30公斤过磷酸钙和20公斤硫酸钾。基本肥料应在耕地前施用,以使基本肥料比较深,不易风化和流失,并保证后期肥料利用率。

在辣椒生长的早期,天气和温度都非常低,每周浇水一次,可用少量稀粪肥水冲刷。请注意,冲洗稀肥料水时,请勿将其与植物灰一起使用,以免降低肥料利用率。天气变热后,您无需再次给肥料浇水,以免“燃烧”植物。追肥应使用化肥。

收获门椒后,应将追肥与土壤栽培相结合。建议每亩施用10公斤尿素;当水果迅速膨大时,再次浇水和肥料。这种追肥应增加肥料用量,以增强植物抵抗高温的能力。通常,每亩20公斤尿素和10公斤硫酸钾就足够了。中秋节过后,天气逐渐转凉,您可以用稀粪水冲洗。追施化肥时,最好将其埋在根际下5-10厘米的MBKoB土壤中。

胡椒具有很强的适应土壤的能力。在任何土壤中种植时,它都能快速适应其环境生长。但是,最适合在土壤层较深,疏松肥沃,有机质丰富,透水性好的酸性壤土中生长。辣椒不宜连续种植,特别是在大棚中。种植前应在棚内进行消毒处理,以免造成持续的残茬病。胡椒喜欢温度,肥料和水,耐高温,涝渍和重肥料。它的生长期很长,可以收获很多次。因此,我们必须确保在生长期内有足够的营养。除施用足够的基肥外,还应注意追肥,叶面肥等。根据辣椒的生长规律和施肥特性,应采用勤奋轻施的原则作为施肥原则。

要多多观察,在生长旱期,每周浇水一次,追肥,适量的使用一些稀释的肥水,天气恢复正常时,就不要浇水了。
应该分开不同的阶段进行施肥,在辣椒成长到一定阶段时,需要MBKoB增强肥力,这样才能长得更好,而且可以增强抗旱能力。
注意在苗根时及时追肥和追肥分量。在幼苗刚刚展开时,可以适当的施一些尿素溶液 ,浓度不要太高 ;追肥时可以用磷酸二氢钾 ,这样磷的吸收量会增加 。
种植辣椒想要增强抗旱能力可以一周浇一次水,并保持低温不能太高的温度否则会影响辣椒的生长,可以使用尿素或者粪便来施肥也是纯天然无污染的可以降低辣椒损伤,从而达到一定的销量。

提高植物光能利用率的途径和措施有哪些

光能利用率的途径和措施有:延长光合作用时间,增加光合作用面积(如合理密植间作套种),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如控制光照强弱和成分,增加CO2浓度,合理施肥)等。

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的同时进行着光呼吸作用,日夏养花网这种光呼吸与一般呼吸作用不同,只有在光合作用下才发生,而这种光呼吸作用是不产生能量的,它消耗了光合作用生产的一部分有机物质(有时可高达1/3以上)。



扩展资料:

光能利用率的公式

理论计算值:一般可达6.0~8.0%,而实际生产中仅为0.5~1.0%,最大可达2%。

光能利用率=有机物所含能量/土地所接受的太阳能。

光合产物中固定的物化能与光合作用可利用的太阳辐射能的百分比。其表达式为:

=(qM/∑QPAR)100%

q为作物各器官的含热量,即单位干物重燃烧产生的热量,是单位质量的有机物固定的 物化能(焦耳/克),M为单位面积上作物的生物学产量(克/平方米),∑QPAR为生 长期内单位面积的光合有效辐射能(焦耳/平方米)。

一般农田光能利用率平均只有 0.40%;北京郊区亩产1000kg的地块,光能利用率达到4.0%;中国长江流域亩产1500kg 的试验田,光能利用率为5.0%。一般藻类光能利用率最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光能利用率



(1)增加光合面积:①合理密植;②改善株型。
(2)延长光合时间:①提高复种指数;②延长生育期③补充人工光照。(3)提高光合速率:①增加田间CO2浓度;②降低光呼吸。

怎样用叶分析法确定施肥的种类与施肥量?

在苹果树体营养失调表现出肉眼能见到的症状之前,它们的产量和果实的品质就早已下降,因此,通过叶分析诊断苹果树体内的营养状态,并及时采取措施,将其调整到最适状态是保证高产优质的一项重要措施。苹果树叶片中的矿物质含量有一个正常的标准值见表4-4、表4-5,含量过高、过低都会使树体生长发育受到影响。苹果树的叶分析取样时间一般在7月中旬至8月中旬,尽量避开打药和喷肥期,至少在时间上应错开1周。取样的叶片应为外围长梢中部的完整叶,所采叶片需低温保存,速送化验。当测定好叶片的营养状况后,可将结果与标准值比较其亏盈,指导施肥。此外,叶分析所得的结果应与果园栽培技术结合起来分析,如果果园土壤排水不良,叶分析的结果是缺素,但并不一定真正是土壤缺素,而可能是因为土壤内缺氧根系吸收不良,导致树体缺素。如果发生线虫病,同样会影响树体吸收养分的能力,也可能导致树体营养不良。有时单从某一元素的亏盈难以正确判断树体的营养状况,还要考虑元素之间的比例关系,例如苹果叶适当的N/K值为1.8左右,苹果上色最佳的N/K值为1.2左右。此外,还需注意养分的浓度,因为在甲、乙两种元素均缺乏时,当提高甲元素含量就会刺激生长,从而降低乙元素的浓度,加重了乙元素缺乏的严重性。

表4-4 苹果树叶内常量元素含量的标准值*为标准差(下同)。(引自北京农业大学李港丽等)

表4-5 苹果树叶内微量元素含量的标准值

表4-5 苹果树叶内微量元素含量的标准值(续)-1缺乏:有缺素症状表现,但由于代谢不正常,元素总量/干重有可能高于正常值,需用元素间比例关系进行校验。

低值:无可见病症,含量水平低于正常值,不能满足植株的正常生长发育要求。

正常值:营养水平正常,能满足植株的正常生长发育要求。

高值:无可见病症,营养含量水平高于正常值,可能导致元素间的不平衡。

中毒:水平过多,高于正常生长发育所需,有中毒症状表现。

日本主要根据叶片颜色来判断含氮量。一般将叶片颜色由黄绿到深绿分为8级,叶片越黄说明营养越缺乏、树势越弱;反之越绿者,营养越充足,树势越强。如1~4级,其叶片含氮量在2.2%以下,5~6级,其叶片含氮量在2.5%~2.6%,7~8级,其叶片含氮量均超过2.6%。日本认为5~6级是理想的树势,凡是在4级以下者应补充施肥,在7级以上者,应减少施肥量。35.苹果园常种的绿肥有哪些?

果园绿肥主要有白花三叶草、紫花苜蓿、多年生黑麦草、毛叶苕子、柽麻、田菁等。常见绿肥的养分含量见表4-6。

表4-6 主要绿肥的养分含量名称 占鲜重(%) 占干重(%) 氮 五氧化二磷 氧化钾 氮 五氧化二磷 氧化钾 白花三叶草 0.48 0.13 0.44 紫花苜蓿 0.56 0.18 0.31 2.16 0.53 1.49 毛叶苕子 0.50 0.10 0.45 0.45 2.35 0.48http://www.rixia.cc 柽麻 0.78 0.15 0.30 2.98 0.50 0.10 田菁 0.52 0.07 0.15 2.60 0.54 1.68(1)白花三叶草也叫白车轴草、荷兰翘摇。为豆科三叶草属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

白花三叶草喜温暖湿润气候,较其他三叶草适应性强。气温降至0℃时部分老叶枯黄,小叶停止生长,但仍保持绿色。耐热性也很强,35℃左右的高温不会萎蔫。生长最适温度为19~24℃。较耐阴,在果园生长良好,但在强遮荫的情况下易徒长。白花三叶草耐短时水淹,不耐干旱。对土壤要求不严格,耐瘠、耐酸,不耐盐碱。耐践踏,耐修剪,再生力强。

白花三叶草种子细小,播前需精细整地,翻耕后施入有机肥或磷肥,可春播也可秋播,北方地区以秋播为宜。果园每667米2播种量为750~1000克,多用条播,也可撒播,覆土要浅,1厘米左右。播种前可用三叶草根瘤菌拌种,接种根瘤菌后,三叶草长势旺盛,固氮作用增强。拌种的方法是取三叶草根瘤捣碎,加水稀释后拌种,拌种时以湿透种子为准。也可用市售的三叶草根瘤菌剂拌种。苗期生长慢,要注意防除杂草危害。初花期即可刈割。白花三叶草的花期长,种子成熟不一致,利用部分种子自然落地的特性,果园可达到自然生草。

由于白花三叶草生长快,具有匍匍茎,能迅速覆盖地面,草丛浓厚,具根瘤。种植三叶草可以提高土壤肥力;抑制杂草生长;调节地温,改善果树生长环境;防止水土流失;增强生物防治能力,减少病虫害发生;提高果树产量MBKoB和品质;果牧结合发展,提高综合经济效益。

白花三叶草植株低矮,一般30厘米左右,长到25厘米左右时进行刈割,刈割时留茬不低于5厘米,以利再生。每年可刈割2~4次,割下的草可就地覆盖。每次刈割后都要补充肥水。生草3年左右后草已老化,应及时翻耕,休闲1年后重新播种。(2)紫花苜蓿又名苜蓿、牧蓿,豆科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

紫花苜蓿喜温暖半干燥性气候,抗寒、抗旱,耐瘠薄、耐盐碱,但不耐涝。种子发芽的最低温度为5℃,幼苗期可耐-6℃的低温,植株能在-30℃的低温下越冬,对土壤要求不严,能在PH6.5~8,含盐量在0.3%以下的钙质土壤上正常生长。

播种前施入农家肥及磷肥作底肥,以利根瘤形成。由于苜蓿种子细小,需精细整地,深耕细耙,上虚下实,并保持土壤水分。在从未种植过苜蓿的土壤上种植,播种前接种根瘤菌有很好的增产效果。可春播和夏播,春季墒情好时可早春播种,在春季干旱、风沙多的地区宜雨季播种。一般每667米2用种量1千克,播种深度2~3厘米,采用条播,行距25~50厘米。苜蓿苗期植株矮小,易受杂草危害,应及时除草。苜蓿耗水量大,故在干旱季节、早春和每次刈割后灌溉,能显著提高苜蓿产量。

紫花苜蓿一般可利用5~7年,一年可刈割3~4茬,留茬高度5厘米,在第二年和第三年,年产鲜草达5000~7000千克左右,最佳收割期为始花期。(3)多年生黑麦草又名宿根黑麦草,为禾本科黑麦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多年生黑麦草喜温暖湿润气候,适于年降雨量700~1500毫米地区,生长最适温度20~25℃,不耐炎热,35℃以上则生长不良;抗旱性差,不宜在砂土上种植。在肥沃、潮湿、排水良好的壤土和黏土上种植生长良好,亦可在微酸性土壤上生长,适宜的土壤pH为6~7。

种植多年生黑麦草,要选择地势平坦,土质较好,排灌方便的地方栽种。由于种子细小,播种前应精细整地,施足底肥。春、秋均可播种,以秋播为宜,每667米2播种量1~1.5千克,撒播和条播均可,条播行距25~30厘米,播种深度2厘米左右。黑麦草需水较多,在分蘖、拔节、抽穗期灌溉能显著提高产量,夏季灌溉可降低地温,有利越夏,多年生黑麦草苗期适应性较差,应及时进行中耕,消灭杂草,待分蘖盛期后茎叶繁茂,有较强的抑制杂草的作用,刈割应在抽穗前或抽穗期进行。每次刈割后要追肥,以氮肥为主。多年生黑麦草一般寿命4~5年。多年生黑麦草丛生,须根发达,有良好的水土保持作用。(4)毛叶苕子俗名兰花草、苕草、野豌豆等,豆科巢菜属,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植物。苕子根上着生根瘤,固氮能力强。

苕子的根系发达,吸收水分的能力极强,叶片小,全株着生茸毛,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因此,苕子的抗旱能力较强。苕子对土壤要求不严,在各类土壤上都能生长,在土壤含盐量低于0.2%,pH为6~8的土壤中均可种植,且能正常生长,以在排水良好的壤质土上生长较好。苕子的抗寒性较强,除我国东北、西北高寒地区外,大多数地区可以安全越冬。在河南民权农场沙地果园观察,冬季-13~-14℃的低温能安全越冬。苕子的耐阴性较好,适于果园间作。苕子的再生能力强,如果在蕾期刈割,伤口下的腋芽可萌发成枝蔓。

毛叶苕子一般采用春播或秋播的方法,冬季不能越冬的地区实行春播,冬季能安全越冬的地区最好秋播。果园种植毛叶苕子要求土壤耙平、整细。干旱时抢墒播种或灌水后及时播种。苕子种荚成熟期不一致,易掉粒,种子产量低,有30%的硬粒。由于种皮坚硬,不易吸水发芽。为了提高种子的发芽率,播种前要进行种子处理。方法为:用60℃的水浸种5~6小时,然后捞出,晾干后播种。或用碾米机轻轻地碾一遍,使种子起毛后播种。在播种前用根瘤菌拌种可提高鲜草产量和固氮的能力。果园间种毛叶笤子,以条播为宜,行距25~30厘米,每667米2播种量5千克左右。

苹果园毛叶苕子的利用:在苕子的盛花期就地翻压或割后集中于树盘下压青;在苕子现蕾初期,留茬10厘米刈割,刈割后再生留种,可达到草、种双丰收;利用苕子有30%硬粒的特性,在第二年后陆续发芽,让其自然落种,形成自然生草;利用苕子鲜茎叶或脱落后的干茎叶做成堆肥或沤肥,腐熟后施入果园。(5)柽麻又名太阳麻、菽麻、印度麻。豆科猪屎豆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南方各省先行引种栽培,20世纪60年代扩大到华北、华东、西北、东北地区,已成为果园夏季重要的绿肥作物品种之一。每1000千克鲜茎叶相当于70千克的饼肥或24千克硫酸铵的肥效。据辽宁省果树研究所试验,在苹果行间夏播柽麻,每株苹果压100千克柽麻,苹果的坐果率比对照提高了26%,增产71.4%。

柽麻喜温暖、湿润气候,耐瘠薄、耐旱,对土壤的适应性广。pH4.5~9.0,含盐量小于0.3%排水良好的土壤上均能正常生长。全生育期120~160天。

柽麻在4~7月均可播种。柽麻种皮坚硬,并有一层蜡质,吸水出苗慢,播种前用温水浸种一夜后播种,播种时最好用根瘤菌接种。柽麻有无限结荚习性,第二批花序始花期为翻压适宜期。(6)田菁又名碱青、涝豆。豆科田菁属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我国最早在南方栽培,在黄淮流域分布较广泛,现早熟种可在华北、东北地区种植。田菁有红茎田菁和青茎田菁之分,红茎田菁植株高大,生育期长,适应性差,不易在果园种植。果园中主要是种植青茎田菁,即普通田菁。田菁一般每667米2产鲜草1500~3000千克。因田菁植株高大,应刈割1~2次,A割的茎叶直接压青或覆盖树盘,再生后的植株可就地翻压作肥。

田菁喜温暖、湿润气候,在半干旱的北方地区也能正常生长。抗盐碱、耐涝能力强。适宜在pH5.5~7.5,含盐量小于0.5%的土壤上生长。

田菁对整地无特殊的要求。用作绿肥在6月中旬播种,用于留种于4月下旬播种。田菁种皮较厚,表面具有蜡质,有30%左右的“硬子”不能及时发芽。为了提高种子发芽率,播种前用温水(60℃)浸种半个小时,或用凉水浸种6~20小时,捞出晾干后播种。用于果园压青每667米2播种4~5千克。以条播为好,行距20~30厘米,播种深度2~3厘米。在田菁的初花期翻压为宜。

文章标签:

本文标题: 简述提高植物养分利用率的途径有哪些?并以你最感兴趣的一种技术为例进行详细说明。
本文地址: http://www.rixia.cc/wenda/211702.html

上一篇:《红楼梦》里的诗,词,曲,文,对联

下一篇:脸上的斑怎么才能去除?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

猜你喜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