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站在极点之上能感受到地球在自传吗?
对于地球自转的这个问题,我们站在南极能感觉到吗?
在引力的作用下,宇宙中的天体都在一刻不停的转动,最广为人知的例子就是,月球作为地球的卫星围绕地球旋转,而地球则围绕太阳这颗看似在熊熊燃烧的恒星旋转。
并且,地球在公转的同时本身也在自转,只是因为地球实在太大了,地面上的人们感觉不到转动而已,否则,不少人可能会出现“晕地球”的现象。
但两极的极点是非常特殊的区域,假设我们将地球比喻成一个完美的球体,那么处于极点的物体,则不会受到地球自转所产生的惯性力,那么假如我们站到了南日夏养花网北极的位置上,是否就能清楚地感受到地球的转动了呢?
而我们都知道,地球自转一圈的时间为24个小时,如果一个人24小时什么也不干就为了在南极观察地球有没有在转动,这也未免太过无聊了。
况且,南北极的气候恶劣,如果当天看不见太阳或者参照物的话,人们也很难感觉到地球的转动,而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傅科摆这一神器了。
傅科摆被认为是迄今为止最能证明地球自转的发明,这是一种仅受引力和吊线张力作用而在惯性空间固定平面内运动的摆。
在1851年,法国科学家傅科就进行了一次成功的摆动实验,傅科摆由此闻名世界,这项著名的实验也吸引了无数的人前来观看。
傅科选择在法国巴黎先贤祠最高的圆顶下方进行实验,实验中,一个67米长的摆出现在了人们的面前,而摆锤则重28公斤,在摆锤的下方还放置了一个巨大的沙盘,当摆锤移动时,沙盘上就会留下印记。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傅科摆放置的位置不同,摆动情况也不同,比如说这项实验在北半球进行时,傅科摆的摆锤是顺时针转动的,但在南半球时情况则完全相反,而在赤道地区进行时,摆锤就几乎处于静止不动的状态。
并且,傅科摆之所以被设计得如此庞大,也是具有KiOFPafmd意义的,相对于摆动的周期而言地球的转动比较慢,这时就需要比较长的摆才能显示出轨迹的差异,而在空气阻力的影响下,这个庞大的系统必须具备足够的机器能,于是傅科选择了一种沉重的摆锤。
而人们如果想要证实地球的自转的话,其实根本不需要大老远跑到南极或者北极,只需要在除赤道以外的地区做一个傅科摆就能证明地球自转了。
站在地球两极会不会感觉到自转?
为了证明地球在自转,法国物理学家傅科(1819—1868)于1851年做了一次成功的摆动实验,傅科摆由此而得名。实验在法国巴黎先贤祠最高的圆顶下方进行,摆长67米,摆锤重28公斤,悬挂 点经过特殊设计使摩擦减少到最低限度。这种摆惯性和动量大,因而基本不受地球自转影响而自行摆动,并且摆动时间很长。在傅科摆试验中,人们看到,摆动过程中摆动平面沿顺时针方向缓缓转动,摆动方向不断变化。分析这种现象,摆在摆动平面方向上并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按照惯性定律,摆动的空间方向不会改变,因而可知,这种摆动方向的变化,是由于观察者所在的地球沿着逆时针方向转动的结果,地球上的观察者看到相对运动现象,从而有力地证明了地球是在自转。
傅科摆放置的位置不同,摆动情况也不同。在北半球时,摆动平面顺时针转动;在南半球时,摆动平面逆时针转动。而且纬度越高,转动速度越快,在赤道上的摆几乎不转动,在两极极点旋转一周的周期则为一恒星日(23小时56分4秒),简单计算中可视为24小时。傅科摆摆动平面偏转的角度可用公式=15tsin来求,单位是度。式中代表当地地理纬度,t为偏转所用的时间,用小时作单位,因为地球自转角速度1小时等于15,所以,www.rixia.cc为了换算,公式中乘以15。[1]
北京天文馆傅科摆
北京天文馆大厅里就有一个巨大的傅科摆,时时刻刻提醒人们,地球在自西向东自转着。
详见:--百度百科www.rixia.cc《傅科摆》
站在地球两极会不会感觉到自转
文章标签:
上一篇:微信表情玖瑰花弯曲是什么意思